金秋九月,江海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9月4日至5日,“文化江海行”文艺直通车行动相继走进通州湾三余镇和启东市合作镇,为当地群众送上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让文艺之花在基层绽放。“文化江海行”系列活动以“茉莉花开 艺通江海”为主题,是南通市文化馆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举措。

南通市文化馆精心编排了既有艺术水准又贴近群众生活的节目。舞蹈《好上加好》《我的祖国我的歌》展现了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茉莉花》《南通好家园》等歌曲唱出了江海儿女对家乡的深情;越剧《十八相送》、海门山歌《鱼山歌》等传统艺术让群众重温了本土文化的魅力;长笛演奏《We are the world》以悠扬的旋律跨越了语言的界限,不少年轻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动人的时刻。
在合作镇的演出中,特别融入了当地红色文化元素。合作小学徐浩宸老师带来的宣讲《年轻的英雄——陆铁强》,讲述了20岁青年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让现场不少老人听得频频点头。“陆铁强是我们合作镇的骄傲,”一位老人感慨道,“每次听到他的故事,心里都很感动。”
在通州湾的演出中,快板书《孟宗哭笋》以幽默风趣的方式传递了孝道文化,引得观众阵阵笑声。海门山歌《小阿姐看中摇船郎》用纯正的方言唱出了江海儿女的质朴情感,让不少观众倍感亲切。

值得一提的是,两场演出都设计了知识问答环节,内容既有关于当地历史文化的提问,也有实用的防伪知识普及。在合作镇,观众们争相回答“合作镇有哪些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等问题;在通州湾,关于通州湾历史和南通文化的问答也让现场气氛热烈。
“这些互动环节很接地气,”一位参与问答的村民笑着说,“不仅了解了家乡历史,还学到了实用知识,这样的文化活动我们欢迎!”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专业的演出!”这是两场活动中群众最常说的话。9月4日晚,通州湾三余镇和美文化广场灯火通明,当地居民来到现场翘首以盼;9月5日晚,启东市合作镇的广场上同样人头攒动,不少村民带着孩子早早等候。南通市文化馆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一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文化如江,润泽万家;艺术似海,激荡人心。”这是两场演出结束时主持人常说的一句话,也道出了南通市文化馆开展文化服务的初心。南通市文化馆致力于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文化江海行”系列活动是馆内重点打造的文化惠民品牌,通过组织专业文艺团队深入乡镇社区,把高质量的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办”一位带着孙子来看演出的老奶奶说,“既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真是一举两得。”正如她所说,文化服务不是一时的热闹,而是如江海般润泽万家的持久温暖。南通市文化馆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文艺之花在江海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