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省级名录项目

传统舞蹈——倒花篮

发布日期: 2014-12-31 访问次数: 字号: [ ]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倒花篮》起源于如皋西南乡,在常青、搬经、加力等地广泛流传。旧时如皋西南乡的“关帝会”等庙会活动特别兴盛。行会时,由双棒锣开道,后跟旗帜、执伞和唢呐队,接着是各种民间歌舞表演,如高跷、挑花担、荡湖船、莲湘、蚌舞等,其中有倒花篮是必不可少的表演。据加力民间艺人陈绍章回忆,在庙会行会时表演的花篮舞是由八个男青年,肩扛八个手持花篮的女孩随着“倒花篮”的乐曲边走边舞。民国二年四月,如皋《皋鸣报》有一篇报道庙会的文章说:“……女孩扮作麻姑,置成泼花篮之戏。”民国七年七月八日,《通海新报》又有一篇题为《赛会中的五光十色》的文章,写道:“……再次为女担。亦颇动容,后为散花仙女,其形式与肩挑相仿佛。”文中提及“散花仙女”,是指女子倒花篮的表演;而“倒花篮”或“散花仙女”,即女童被青壮汉子扛在肩上,边行进边向观众抛洒鲜花,象征播散吉祥如意,这是舞蹈《倒花篮》的原始形态。这一原始形态的出现还有一则“九天仙女下凡,为遭遇饥荒的灾民泼洒鲜花衍化而成座座粮囤赈济灾民”的传说引作依据。《倒花篮》被寄寓了幸福吉祥的向往。

如皋西南乡民歌蕴藏很丰富,据《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记载:“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词,最先有银钮丝、四大景、倒板浆、剪靛花,吉祥草,倒花篮诸调。”在历史上,如皋曾属扬州府,故《扬州画舫录》的记载也涵盖了如皋,[倒花篮]调至今在如皋西南部广泛流传,常青王陈庄的很多老农都会哼唱,唱词常由民间艺人自由填配,而曲调都是原汁原味,这是《倒花篮》舞蹈音乐难能可贵的舞蹈音乐素材。

1958年,如皋县举办春节文艺会演,卢港区表演的“挑花担”用了《倒花篮》的曲调。如皋县文化馆宣民彝、郭文和、吴丕能、郭云门以及民兵文工团的王建英等,从民间歌舞调查、挖掘中获得的《倒花篮》舞蹈、音乐资料,以《倒花篮》曲调为基础,结合“倒花篮”的意念,经过加工整理而成十二个姑娘手持花篮表演的女子群舞《倒花篮》,另设计“吉祥如意”两个女童,执彩球、绸扇,穿插于执篮姑娘之间,整个舞蹈轻盈柔美而又热烈欢快,成为有着浓郁乡土气息的舞台舞。

目前《倒花篮》舞已在如城、白蒲、搬经镇的一些老年艺术团及中小学校得到普及和发展而成如皋的保留节目,在很多节日及重大活动中演出。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经过多次创编,两度进京演出的《倒花篮》,在舞蹈语汇、音乐表现、花篮的制作工艺、演员的服装设计等方面更加丰富精美,成为如皋民间舞蹈百花园里一枝靓丽的花朵。

《倒花篮》舞蹈的特色,首先表现在多姿多彩手执花篮的动作上,“倒执花篮”是舞蹈最具独特表现力的舞蹈语汇,是把幸福洒满人间的美好象征。此外还创造了“抱斜篮”、“托睡篮”、“挽横篮”、“竖篮”、“抖篮”等执篮姿态。第二个特点是利用花篮排列造型,也是本舞与众不同的创新,以民间广为熟悉的“巨龙腾飞”、“龙舟竞发”、“孔雀开屏”等形象为舞蹈语汇,恰到好处地传达主题思想。第三个特点,舞蹈采用了如皋民间广为熟悉的“三道弯”、“小踮步”的舞姿,借鉴了我国古典舞中常见的“卧鱼”、“晃手”、“掖步”、“踏步”等基本动作,使舞蹈贴近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习惯。摇曳多姿的花篮变化,丰富多彩的舞蹈表现,成就了《倒花篮》舞蹈的辉煌。

《倒花篮》的音乐朴实清新,具有鲜明的如皋地方色彩。该舞蹈音乐的主旋律,基本上是原生态的如皋民歌,曲调纤细、流畅,整个旋律起伏不大,一个曲调贯穿始终,运用重复、变化、反行模仿等手法,结束时运用离调手法,既统一又有变化。如皋地区民歌大都是徵调式和羽调式,而《倒花篮》采用商调式,与其它民歌相比更显清新,整个舞曲虽然只有短短十四小节,但循环反复延长也不显得单调,伴奏乐器以民族乐器为主,如使用唢呐、二胡、笛子、扬琴等,与舞蹈的整个风格极为和谐,完美地完成了表现任务。

《倒花篮》的道具制作,既充分满足舞蹈表演的需要,又突现了如皋民间工艺的优势。《倒花篮》的花篮用绢纺制作,既是道具又是灯彩,除可供舞台演出外,还有一定的室内装饰性,已成为如皋独有的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为了更利于舞蹈的表演,将一个花篮竖着从中间一分为二,正面看是四边菱形的半个花篮,背面是一个平面。花篮上固定了三道环增加了高度,环上系满五颜六色的绢花,背面中间用竹片固定一个把手便于手执,这样就尽可能地增加花篮舞的表现力。

《倒花篮》的演员造型,采用了汉民族少女的传统打扮,梳一条齐腰长的大辫子,头戴绢花,手持方手帕,小立领大襟盘纽彩衣,中式彩裤,黑色绣花围腰,绣花布鞋,鞋面上装饰着绒线彩球,看上去盈盈清秀,楚楚动人。整个舞蹈采用我国民间惯用的大红大绿的色调;衣裤、鞋面是翠绿色;头花、鞋上的绒球、手绢和绸扇面都是红色;花篮是以绿色衬着红色粉底为主的绢花装饰,创造出一种富贵、喜庆、热烈的气氛,也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传承关系及代表人物

1958年城东区文化站长丁邦和和文艺骨干吴建华首次编排了《倒花篮》,代表柴湾乡参加如皋民间文艺表演。

1960年如皋文化馆文化干部宣民彝、郭文和、吴丕能,如皋艺术团演员郭云门等在深入民间调查采风的基础上,编导了《倒花篮》参加南通地区民舞汇演。1959年春节倒花篮舞参加了南通专区文艺会演,首次和观众见面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1960年,《倒花篮》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群众业余文艺汇演,获一等奖,同年四月被选拔参加全国职工文艺汇演,首次在北京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将其摄入舞台艺术记录片《万紫千红总是春》向全国播放。1973年,《倒花篮》由县文化馆重新整理排练,参加南通地区文艺汇演。19775月,城南中学文艺班的师生编排了《倒花篮》,参加江苏省歌舞调演。1983年,如皋文化馆干部王良玉、郭文和、陈娟撰写了《倒花篮》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1986年,南通市民间舞蹈团邀请专业歌舞团编导重排《倒花篮》,第二次进京演出,如皋籍的陈娟、马茹、徐明凤等参加演出。

主要价值

《倒花篮》具有重大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实用价值:

《倒花篮》直接由民间舞蹈脱胎而来,充分体现了如皋民间的传统特色,是一次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实践。整个作品内容通俗易懂,舞蹈画面优美壮观,舞蹈音乐流畅明快,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极富艺术感染力和欣赏性,因而能跨世纪传承,盛演不衰。

《倒花篮》表达人民群众期盼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生活的意愿,让五彩缤纷的鲜花从天而降,象征着营造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这与人民群众传统心理和时代精神完全合拍,所以,如皋人民把倒花篮的形象雕刻在红木家具上,展现在公共场所的壁画上,扎成灯彩张挂,塑成雕像立于街头,成为城市的象征。《倒花篮》已成为这所城市人民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 全责说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主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承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