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省级名录项目

传统舞蹈——海安花鼓

发布日期: 2014-12-31 访问次数: 字号: [ ]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海安花鼓早先流传于海安县东部的角斜、旧场、李堡、曹园、西场一带,也傍及如东的浒零、东台的新街等地,尤其盛行于角斜,因此,又名“角斜花鼓”之称。

据考,海安花鼓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载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又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绔子弟”之记述;成书于清同治甲子三年的《海陵·竹枝词》也有词曰“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敲镇伐鼓都卢语,聒得居人夜不眠”。另据海安海安花鼓之唱词选段考证,其间有“花鼓唱起一条声,国泰民安出忠臣;刘公平倭安天下,三世难报子戎恩”者。子戎,刘公景韶之大号,明嘉靖进士,浙江按察使,掌管海道通务,官至检都御史。公元1559年夏,倭寇侵犯通州,刘公率师挥戈于丁埝、如皋东门、岔河、西场等地连连告捷,全歼倭寇。海安西场于今仍留有“平倭冢记碑”。又 “李三宝救驾”一折可引以为证。李三宝者名李岩,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其妻苏鸾娇,人称“红娘子”,亦为起义军首领。公元1658年,李自成于陕西潼关遭明军伏击,身陷重围。李岩、红娘子乔装成花鼓艺人,深入重围,救出李自成等17位首领转至商洛山重振旗鼓。因李自成曾称“大顺王”,遂将故事篇名定为“李三宝救驾”,其中之旦角即红娘子苏鸾娇。嗣后沿袭为海安花鼓若干唱段之女主角。

海安花鼓原为说唱艺术,分作三段:闹场歌舞、杂剧演唱、收场歌舞。多在庙会、渔船出海和春节期间上演,班社有生于1913年角斜卞文学班,生于1919年的旧场冯祖文班,生于1917年的目不暇接场曹志生。当今健在的还有旧场的纪荣俊,也是解放后花鼓班社的领班之一,虽然已经年过花甲,但在央视七套新千年前来采风时,其歌舞动作仍不减当年。

《海安花鼓》的搜集整理始于上世纪50年代,由文化馆人取其精彩部分的“闹场歌舞”为传承发展的脉络,因对使用的道具在班社中有“响鼓”与“花灯”之争议,故而取折中之法,特制“鼓形花灯”为女舞道具,沿袭敲打“网锣”为另舞道具,编成男女混合群舞赴市(其时为“地区”)会演。同时取“旧瓶装新酒”之法,为主题音乐“花鼓词”填新词的《看谁登上光荣榜》发表于《歌曲》杂志。自此,《海安花鼓》的搜集整理、发展创新,进入了一个代代相传的程序。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海安花鼓原型中的闹场歌舞、杂剧演唱、收场歌舞三个表演段落中,以闹场歌舞为出彩,也是海安文化馆人进行搜集整理、传承保护的重点部分。出场人物“红娘子”、男主角“上手”、丑角“骚鞑子”及“姜太公”、“和尚” 及花鼓队员等。其表演程序是男女主角的“头唱”(对唱),接下来是群体表演的舞蹈“莲湘”、组合杂耍“翘粮船”、“翘荷花”。说唱表演的曲目多为说唱民间传说故事,除上文提及的《刘公平倭安天下》、《李三宝救驾》外,还有《大补红》、《种大麦》、《卖豆腐》等,主要以渔家、农家生产、生活及男女爱情生活为说唱题材。收场歌舞的表演多为闹场反复,但其“莲湘”中的“十八把滚莲湘”及“翘荷花”中的高难动作皆属表演的高潮部分。进入搜集整理时,以男女混合群舞的加工导排为主,因其舞蹈动作多从其流传区域、主要是其时海安角斜地区尚属渔农交错的南黄海边的劳作生活提炼而来。舞蹈动作的“风摆柳”脱胎于春风拂柳的态势,舞蹈步伐的“麻雀移步”则是对飞禽走步的模仿;舞蹈典型动作的“颔首摇肩、颤悠相济”、“两腿交叉站,荡扭三道弯,欲动先出胯、举步微微颤”则从其时村姑、渔妇忙时务农、闲时织网的劳作生活习惯提炼而来,经过创编导排而成“男扮女装”的女子群舞。现已成为独具一格的女子群体。曾被中 国舞界 博士生导师、舞论权威资华筠誉之为“真正的生产者艺术”、“汉民族鼓舞中的女子柔情花鼓。”

传承关系及代表性人物

海安花鼓属于传承地区民间自娱自乐性的歌舞活动形式,属于“幼学”、“家传”,老艺人在脱颖而出者收进班社进行重点培养,也有老艺人作为一种技艺传承给后代。因而在表演风格上多有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形成各不相同的流派:

角斜班——以卞姓为主。闹场歌舞强调八男八女的表演组合,围绕红娘子、上手、骚鞑子三作伴歌舞,讲究气势和阵图变换,击鼓动作也时有更新。

旧场班——以曹姓为首,红娘子、上手的表演动作细腻、优美,造型多变,骚鞑子的表演极为活跃,姜太公、和尚的表演诙谐、风趣,为五人一档的表演组合。

李曹班——为李堡西郊及原曹园乡一带的班社,以演唱和演折子戏为主,唱腔变化多,器乐讲配套,舞蹈表演偏少。

沿口、丁所、西场等地的班社也都各有异同之处。

全国解放以后,《海安花鼓》的搜集整理于上世纪50年代之初便作为海安县文化馆的一项要务进入程序。辅导干部叶光荣在角斜五墩村采访了角斜班社的班主卞文学,观摩了班社于节庆期间和渔船出海的“祭海”表演,导排的“角斜花鼓”参加了专区(今南通市)群文会演,并获奖;1978年,海安县文化馆叶光荣并业余骨干丁春山、葛云娟为迎接全省“歌舞会演”,导排《迎春花鼓》男女群舞,海安县文工团吴纪怀导排《五坊今昔》说唱花鼓,后选中前者版本由文工团移植赴省会演,获创编、表演双一等奖;1982邀集角斜班、旧场班部分老艺人并文化馆辅导干部重排“角斜花鼓”表演原型,赴省作录像演出,被列为重点保护的民族民间舞蹈;1983年由杨培杰、叶光荣等执笔、整理成集成文本,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南通市文化局、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建南通民间艺术团晋京汇报演出,海安县文化馆叶光荣、杨培杰参与导排,省舞协陈妙华指导成情节舞《花鼓情》(杨培杰参演)参团赴京演出;1996年海安县文化馆仲美娟将其与小小二胡独奏嫁接而成少儿鼓乐《闹春》参加全省文化先进县会演,获创作表演双二等奖;1999年,由南通市文化局组团,代表江苏省以320人的庞大演出阵容,由省群艺馆王爱国导排、陈蜜、王霞、杨培杰参与导排成踏街表演舞蹈,再次晋京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演出于天安门广场;2000年又次编排成广场民族民间舞蹈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广场舞蹈大赛“山花奖”;2001年在全国群众文艺群星奖角逐中获“群星奖”金奖。20073月,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要价值

《海安花鼓》从明清以来的400年间,于海安大地、江淮、江海大地一直流传于世,并于新千年以来,已经成为海安大地、江海平原的一个文化艺术品牌节目,影响及全国和世界之原由,一是因为她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赴京参演于天安门广场时,媒体向全国转播时称其“远看似风摆杨柳,近视若芙蓉出水”,赞其为少见的“女子柔情花鼓”;而这一艺术审美价值又源自于她内蕴的南黄海边农家、渔乡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也就具有对于社会风情的研究价值;而这一研究价值,又给予我们对于认知和探讨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及其发展、创新过程进行探究的更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价值。……崔世莹、罗企曾、杨培杰发表于全国性报刊及出版物上的著述《南通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质》、《南通民间舞蹈的文化显象》、《南通民间舞蹈的审美世界》、《节庆文化活动与民间文艺》、《地域舞蹈三题》等都对《海安花鼓》的内蕴、特质、形成、发展作过精辟的论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搜集整理、创新、导排及其作用于提升人的艺术审美情趣、创造人的人文品格将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其作用于人的价值了向、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品牌打造,作用于娱人娱己的实用价值也不可低估。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 全责说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主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承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