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流传于如东岔河、掘港地区的《钟馗嬉蝠》是人偶合一,集彩灯、木偶、杂技、舞蹈于一体的如东民间舞蹈,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早年,在如东一带就有“兴灯”的习俗。其时,由各行业的商家和各家族的大户出灯,于每年的正月十三(俗称“掌灯”)、正月十八(俗称“落灯”)、三月十六(都天菩萨生日)举行,以敬神娱人,驱邪消灾,祈求吉祥幸福。为了争奇斗艳,博得好评,提高知名度,各家竟相聘请能工巧匠,不惜工本制作灯彩。《钟馗嬉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岔河方姓家族创作和流传下来的。在如东岔河地区,自上几代就流传着一句妇孺皆知的说法:“方家的‘判官’郑家的‘象’,曹家的‘彩牌’不同样。”这里所说的“判官”就是《钟馗嬉幅》灯彩。 “钟馗捉鬼”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老百姓把他看作是惩恶扬善、驱邪消灾、佑安降福、匡扶正义的化身。还把他的形象绘成中堂,把他的故事编成戏曲,以寄托人们对忠直、正义的景仰和对幸福、吉祥的追求。在钟馗出现的画面中,往往有五只蝙蝠相伴,因“蝠”与“福 ”同音。这是民间舞蹈《钟馗戏蝠》问世的民俗背景。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这一舞蹈的表现形式是:一尊身高两米多、头顶华盖的钟馗偶像,在一小鬼(蝙蝠)的操纵下,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另有四小鬼(蝙蝠)在钟馗前后左右嬉戏伴舞,翻飞腾扑。钟馗高大威严憨态可掬,众蝙蝠灵巧顽皮活泼可爱,整个演出妙趣横生,高潮迭起。最后,舞台灯光转暗,唯有被众蝙蝠高高托起的钟馗胸腹部和两眼通明(寓心明眼亮之意)。虽然以钟馗为题材的舞台文艺作品甚多,但《钟馗嬉蝠》这一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个性,在中国舞坛并不多见,皆因其独特特征极其明显: 1、其主题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钟馗和蝙蝠虽说表现的是“鬼”, 但作品的立意却是驱邪祛恶,向善求福。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愿望; 2、表现手法有独到之处。一是人偶同台,人偶合一;二是集灯彩、 木偶、杂技、舞蹈于一体,使之更具观赏性和技巧性,舞蹈语汇更为丰富、生动;三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巧妙结合,夸张、拟人的处理恰到好处,使钟馗这一艺术形象更加可亲、可爱、可信,更具思想振撼力和艺术感染力。 3、人物个性鲜明。高大、威严、憨拙的钟馗与矮小、灵巧、活泼的小鬼,外貌的丑与内在的美,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使人过目不忘的“钟馗”形象。 传承关系及代表性人物 据岔河方氏族谱存记,距今三百七十多年前即明末清初之际(1630前后),安徽歙县方氏兄弟二人来如东岔河谋生,经过几代人的打拼,渐渐发达,遂成大族。 据方邦荣老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回忆,清代宣统年间,方家“国”字辈(方姓辈份按国、治、邦、定、永、成、大、业排序),即其祖父时重新恢复了灯彩《钟馗戏蝠》的上演,从其祖父上推,曾因清代咸丰年间的一次兴灯,由于《钟馗》表演生动、逼真,竟将一名观灯者当场吓死,死者家属将方家告到县衙,县官判令方家赔钱了结。方姓族人迁怒于“钟馗”,遂将钟馗灯彩焚毁,从此停演了五十年。复排后一直沿袭演出至上世纪“文革”时期。 早先的方家钟馗是双人(一人操纵钟馗兼扮撑华盖的小鬼,一人扮蝙蝠)行街表演的灯彩,钟馗是一个吊在华盖下面的纸扎灯偶,钟馗的两只脚绑在撑华盖者(扮小鬼)的脚上,小鬼走动,钟馗随之走动;钟馗的手臂用线系在滑轮上,两边各有一人,牵引线头,钟馗双臂随之做一些简单动作。到方氏“治”字辈即民间老艺人方邦荣父辈时,对钟馗的制作进行了改进。他在小鬼表演者的肩上安装一双假手撑华盖,用三角支撑原理将华盖“挑”在肩上,誊出了“小鬼”的双手,钟馗的两臂直接由“小鬼”两手操纵,去掉了两个牵线的局外之人,使舞蹈画面更为简洁,舞蹈语汇更为丰富,增强了动作性,表演也更为逼真和生动。解放初期,经方邦荣、冯朗、郭长胜、严行、吴尧等人对其作了进一步改进,将钟馗从原来“吊”在华盖之下改为固定在华盖伞柄上,华盖则仍用“挑”固定在表演者身上,使钟馗在舞蹈时不再晃悠。又将钟馗肚内的“亮火”由烛火改为直流灯泡,表演时不再受烛火易燃的顾忌,加大了舞蹈动作的幅度,扩展了舞台调度的空间,使表演更为精彩。如东县文化工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和创新。将原来的双人舞改为五人群舞(钟馗操纵者、四人扮蝙蝠)表演的舞蹈,共五只蝙蝠,取“五福临门”之意,这样既强化了吉祥、祈福的主题,也使舞台调度更为灵活多变,舞台画面更为丰富,互动性、趣味性更强,钟馗的形象更为丰满,正式定名为《钟馗嬉蝠》。 《钟馗嬉幅》的主人代表人物: 方邦荣(1924-?,已故)男,如东岔河镇人。自幼得其父辈熏陶,孩提时代即学习表演《钟馗嬉蝠》,并能扎制《钟馗》灯彩。成年后,经不断摸索、钻研,对《钟馗》进行了部分改进,使之眼睛能转动,将悬吊式的“钟馗”改为固定式,并将京剧“净”角的部分动作吸收到“钟馗”的表演之中,丰富了《钟馗》的舞蹈语汇。 冯朗(1913-)男,如东岔河镇人。擅长扎制灯彩。在当地历年的灯会中,曾扎制过多种大型彩灯,是《钟馗嬉蝠》灯彩的制作者。他扎制的钟馗脸谱生动逼真,手臂运动自如,质感、动感皆强。曾参与设计了“钟馗”由悬吊式易为固定式的改进。 郭长胜、吴严均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如东岔河镇人。解放前为当地业余剧团的舞台工作人员,历次灯会中的活跃分子。参与了对钟馗灯彩的制作与改进。 江正林(公元1938年-)男,如东掘港人。如东县文化馆群文辅导老师,副研究馆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会、中国社会舞蹈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群文工作,擅长舞蹈、音乐的创作、研究,其音乐舞蹈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获奖、发表或演出。曾为主参与了《钟馗嬉蝠》的挖掘整理工作。 吴克明(1944- )男,如东岔河镇人,曾任岔河区文化站站长,江苏省舞蹈家协会会员。长时从事群文工作,曾参与《钟馗》的挖掘整理,并先后多次扮演操纵“钟馗”的小鬼和参与辅导《钟馗》的排练。 吴尧(1931- ),男,如东岔河镇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离休干部。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创作组长、《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编委、专职编辑,南通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如东县文联常务副主席等职。从事部队和地方文化工作60余年,采录民歌500余首,发表音乐作品300余件。其音乐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获 奖或上演、发表,参与了对《钟馗嬉蝠》彩灯制作的改进和挖掘整理,并承担了《钟馗嬉蝠》的音乐设计。 徐善华(1941 -),男,如东丰利镇人,副研究馆员,曾任丰利区文化站站长、县文化局副局长等职,为《钟馗嬉蝠》绘图近百幅。 严行(1928 - 1999年)男,如东岔河镇人,离休干部。年青时即参加组织地方业余剧团,曾任岔河区文化站站长,长期从事群文工作。参与了《钟馗嬉蝠》的挖掘整理和对“钟馗灯彩”的制作改进。 此外,参与该舞蹈挖掘整理和演出的还有季铁权、方定坚、陈耀、方治鉴、方邦辉、赵美昆等人。 《钟馗嬉蝠》自一九八三年重新登上舞台之后,多次在国内外舞台上演,曾由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录播。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参加江苏省民间歌舞调演并遴选晋京演出;一九八六年一月再次参加南通市民间歌舞调演;一九八六年二月参加上海海军基地春节慰问演出,上海电视台录播;一九八七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元宵节“农家乐”晚会演播;一九八七年参加南通市首届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一九八七年由南通市歌舞团移植赴日本丰桥市演出;一九八九年随江苏省民间艺术团在全省巡演;一九九四年在全国文化先进县工作经验交流大会上(无锡)演出;一九九八年五月,参加中央电视台《苏州园林走向世界》文艺晚会演播;二OO三年八月省庆祝建党八十二周年“廉政之光”文艺调演获三等奖;二OO五年十二月列入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OO六年十一月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二OO七年五月,赴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调演。 主要价值 一是历史研究价值。该舞蹈已形成近四百年,其成因有人口迁徏、历史传说、民俗民风、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有值得挖掘、研究探讨的价值。 二是艺术研究价值。《钟馗嬉蝠》既是舞蹈,又是杂技和灯彩,而且人偶合一,表现独特,想象丰富,寓意深刻,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三是开发利用价值。由于《钟馗嬉蝠》近二十多年来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活动中登台亮相,知名度较高,且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得中外广大观众喜爱,所以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通过诸多媒体、重大文化艺术活动、中外文化交流等多种平台,更好地展示这一艺术瑰宝,使之成为本地区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的名牌,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服务,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并流传后世。 |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