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跳马伕》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地域特色
如东传统舞蹈《跳马伕》原为迎神赛会中的祭神舞,是汉民族男子群舞的骏马图腾,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宋以前如东多为海滩荒地,范公堤建成以后,逐步得以开发,至明代,这一带人口激增。人口的增长,说明了经济的繁荣,农、盐、渔、商等业得到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宗教事业也为之兴盛。如东县旧属如皋县东乡,清乾隆年间所编《如皋县志》记载,如皋的都天庙建于明季,丰利的都天庙其建筑风格也似明代,潮桥的都天庙稍晚,建于清顺治八年(《潮桥志·杂记篇》)。明《万历通州志·风俗篇》中提到“俗信鬼神,好祭祀”,当时隶属如皋的如东与通州临近,其风俗习惯基本相同。据此推论,产生于都天王爷迎神赛会中的傩舞《跳马伕》也不迟于这个时期。
如东历史上迎神赛会很多,东岳、西岳的“出巡”,都天、城隍的“出辕”,乃至华王(华佗)菩萨的诞辰,都要举行迎神赛会,其中“都天王爷”的迎神赛会,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礼仪最隆重。
以前如东境内的都天庙共十多座,每逢农历的五月十八日都天诞辰(亦有定为三月十五、三月十六日)都要举行“都天王爷出辕”活动。新编《潮桥志·杂志篇》介绍:“每年春末夏初,都天王爷都要出坛,俗称“行会”。潮桥的都天行会盛况空前,神轿前有“龙灯”、“荡湖船”、“站肩”、“高跷”、“杂耍”等歌舞灯彩;有“烧马伕香”(即《跳马伕》)和烧香还愿的善男信女、僧道尼姑等,还有旗、双棒锣及手捧金瓜、斧、刀、枪、剑、戟的仪仗队。前后绵延三里有余。整个队伍以‘烧马伕香’为前导,多至三、五百人。他们“头扎彩色布巾,上戴黄元纸帽,身着马伕服装,脚蹬草鞋,腰围一圈铜铃,手执铁钎,嘴插银针……跳跃着前进,铃声叮当,响及里许……”这些记载虽较简略,但盛况可略见一斑。据如东县丰利镇的王昌文(1901年生)老人谈到,丰利镇“都天王爷”出坛规模最大,仅跳马伕的,最多时竟达三千六百人。
如东一带,过去为何如此崇敬“都天王爷”?为何举行规模如此庞大的“跳马伕”活动?相传“都天王爷”姓张名巡,唐肃宗时,为拒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坚守河南睢阳城三年之久。在粮尽援绝情况下,号召军民罗雀、掘鼠充饥,雀鼠吃尽,张巡杀自己的爱妾,烹之以饷军士。众将士非常感动,纷纷表示要坚持斗争,为国尽忠。当时兵力所剩无几,马也吃光,大家想办法,把马铃系在身上,跳起来叮当作响,他们在阵地上跑来跑去,几里路外听见,就像千军万马在行动,敌军以为援军到了,几次被吓退,后来,终因寡不敌众,以身殉国,唐肃宗封他为“都天王爷”,令天下立庙纪念。至清代乾隆又追谥为“五福都天金容大帝”。当地人们都把“都天王爷”看作英勇不屈的英雄,护佑民众的尊神。如东等地尚有另一传说,这里敬奉“都天王爷”是借口,实际是纪念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掘港、丰利自宋以来就是盐场,张士诚曾多次来此贩过私盐,并曾在掘港附近的杨家畈一带率领盐民跟官兵斗争,机智地用鳓鱼当大刀吓退官兵。有民谣:“杨家畈,烧盐的好大胆,官兵来捕杀,盐民就造反。没有刀和枪,拿起鳓鱼绑扁担,把个官兵就打散”。后来,张士诚在苏州做了吴王,如东一带是他的属地,他待这里的民众很好,人民都很拥戴他。自他败给朱元璋后,苏州不少与他有“牵连”的人被遣散至此。这一带的人们不好公开纪念他,只好以祭“都天王爷”为借口。
祭祀“都天王爷”,无论是为了纪念张巡,还是纪念张士诚,都寄托着人们对为国为民的英烈的追念,对不屈斗争精神的崇敬,寄托着祈求神明消灾降福的期望。
“跳马伕”就是如东一带人民祭祀“都天王爷”的特殊形式。舞者扮作马伕,口插银针,形似都天王爷的战马,身佩马铃,跳舞时铃声叮当。舞蹈充满尚武精神,洋溢着战斗气息。由此可见,《跳马伕》是劳动人民以民间传说为依据,以崇敬“都天王爷”为愿望,在迎神赛会中逐步形成起来的一种民间舞蹈。
傩舞《跳马伕》传承的重要载体及社会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寄托于生命的人类文化遗产内容。最为生动、具体的例子是那些民族民间舞蹈、杂技等人体动作艺术遗产。它们不同于各种语言、口头文学可以文字记载,不同于民族民间音乐可有传统方法记谱,不同于各种民间手工艺、建筑术可于隔世实物模仿,也不同于各种接近日常动作习惯的民间礼仪易于口传心授。傩舞《跳马伕》依赖人体为物质(精神)载体,以其被地域传统文化浸润过的独特的精神、信仰、风韵,表达着人的灵魂中的秘密和渴望,表达着特殊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蕴。由此我们说,人的生命的形式,是傩舞《跳马伕》的主要承载形式。虽然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借助物质的形式来承载,但生命形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态、活态、健康态的最为重要的存在状态。
该舞由祭神之舞改编,动作沉而不懈,梗而不僵,具有雄浑刚健、豪放、有力之特点,经过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加工整理,剔除其迷信色彩,使该舞成为民舞中少有的富有阳刚之气的汉民族男子群舞,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十多次赴市、省、国家演出获奖,搬上荧屏,多次去日本、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奥地利等地,进行文化交流。一九八八年该舞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为范本,收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推介至全国,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9月,《跳马伕》参加中国第六届艺术节广场演出;2005年12月,《跳马伕》被列入南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10月,《跳马伕》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年10月15日,《跳马伕》参加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垫场演出;201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舞《跳马伕》开发利用的价值及目标取向
生命精神活动的复杂性是有目共睹的,正是在此基础上,人类得以创造、发展了以众多学科为依托的人类知识系统和体系。在许多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生命形式可代表着生命精神活动的复杂性,关涉到多学科、跨学科内涵。从历史的角度看,就《跳马伕》的原型“烧马伕香”而言,祭祀“都天王爷”无论是纪念拒乱英雄张巡还是崇敬农民起义将领张士成,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具有地方历史文化价值。作为迎神赛会中的祭祀舞蹈,《跳马伕》是研究民俗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跳马伕》经过历代民间舞者的挖掘整理,经历了从敬神、娱神的活动逐渐变成“娱人”或自娱的民间舞蹈发展过程,通过近二十多年的不断加工完善,《跳马伕》作为民族民间男子群舞在全国亦不多见,不仅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作为范本收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推介全国,而且多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开发利用之价值,其开发利用的目标取向是——
1、傩舞《跳马伕》的三位传承人分别是江正林、任乃贵、徐善华,江正林被列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除了对传承人予以保护,给其一定的物质待遇,为其创造必要的生存空间。
2、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旅游业为平台,把傩舞《跳马伕》作为旅游文化产业进行开发。
3、加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陈列所有关于傩舞《跳马伕》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历代《跳马伕》服饰与道具的实物遗存、展示《跳马伕》舞蹈逐步完善的过程;传习所主要传授《跳马伕》舞蹈形成的历史,培训新的传承人,包括服饰与道具制作人员。
4、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如东杂技历史悠久,每年都会有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演出,我们可以进行文化资源整合,把傩舞《跳马伕》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带出国门,让世人领略中国民俗文化的精彩。
5、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举办傩舞《跳马伕》的民族与艺术特色研讨会,邀请专家与学者商榷《跳马伕》的原生态保护措施,及艺术精神的再提炼。
傩舞《跳马伕》开发的状况和前景的展望
以人为本,对生命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工作要在充分尊重其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应予考虑如下策略:
濒危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普遍特征,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目前傩舞《跳马伕》的开发状况不容乐观,虽然已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尚未建成,相对制约了傩舞《跳马伕》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软件方面对传承人的培训还没有步上正轨,没有可持续性的培训规划与行之有效的措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靠政府扶持,目前政府对傩舞《跳马伕》这个项目看来尚未列入专项的保护和开发的经费预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应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要结合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利用元素应用到文化产品的开发上。《跳马伕》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走文化交流的路子是首选,其次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巡演,使更多的普通百姓通过《跳马伕》这个舞蹈来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除了立体展示整个舞蹈,我们还可以围绕《跳马伕》开发其副产品,结合如东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这个优势,可以将《跳马伕》以民间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利用如东另一特色项目——《罗斌面塑》,塑出《跳马伕》群像,作为旅游产品或政府馈赠礼品都将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跳马伕》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仅仅靠专家学者远远不够。重申报、轻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文化自觉”,抱块牌子搞点政绩的思想和盲目开发会令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快速消亡的错误认识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在保持《跳马伕》的原生态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进行更完善的保护。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