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3年11月,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梅庵派古琴艺术凭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个性鲜明的音乐特征在中国近代琴坛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现代文化冲击,古琴传统生存状态受到了一定的威胁。近几年来,经过各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该项目的传承发展态势有所好转。
梅庵派古琴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地域特色
民国初年,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与琴学大师王燕卿巡游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易园听王燕卿弹琴,“一曲既终,江先生强留焉。”(邵大苏:《<梅庵琴谱>跋》)自此,开启了我国高校古琴教育之先河,梅庵即成为王燕卿传授古琴的场所。江先生或许没有想到,就是在这里诞生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琴学流派,称之为梅庵琴派。
王燕卿(1867-1921年),名宾鲁,字燕卿,山东诸城人,为梅庵琴派的创始者。他创立了一种接近民间俗乐的古琴弹奏方法,一种音乐形象更为鲜明的,雅俗共赏的演奏艺术。他的古琴演奏艺术,重视技巧,充满着地区性的民间风格,感染力极强,是从诸城派中脱胎而出的一个新的流派。该流派将南北琴派的艺术特点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在其他古琴流派中并不多见。
王燕卿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半的时间里,跟随他学琴的人相当多,其中发扬王燕卿琴学最厉、对近代琴坛产生较大影响、名重一时的,则是江苏南通人徐立孙。其时,徐立孙和同乡邵大苏先后负笈东南高师,乃有机会拜列王夫子门下习琴,而在众多的学生中,仅徐立孙和邵大苏二人学有所成,成为王燕卿的心传弟子,王燕卿于1921年病逝于南京。1929年夏天,由徐立孙与邵大苏约集从学诸弟子发起组织成立梅庵琴社。梅庵琴社成立之时,独树一帜的《梅庵琴谱》同时刊行,《梅庵琴谱》收录的14首传统琴曲中,包括了《龙吟馆琴谱》的8首,即《平沙落雁》、《长门怨》、《关山月》、《秋闺怨》(后改名为《秋夜长》)、《挟仙游》、《春闺怨》(后改名为《玉楼春晓》)、《秋江夜泊》、《捣衣》。另外的6首曲谱来自别的琴谱,无论是《龙吟馆琴谱》的8首,还是另外的6首,它们都已经过王燕卿先生的加工,演变成梅庵派的弹法。该琴谱刊行之后大江南北各派琴人,以及爱好学琴者莫不以人手一册作为参考学习之用,这对当时的琴坛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同时奠定了“梅庵琴派”在近代古琴界的重要地位。
梅庵派古琴传承的重要载体及社会影响
古琴自古以来以“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传承,古琴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音乐资源,是一种活态传承的时间艺术,是可以“再生”并在不断“再生”的音乐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毋须置疑,没有传承人,便没有传统古琴这一音乐的延续。目前,文化部门公布的梅庵派古琴艺术的主要传承人有南通梅庵琴社的徐毅(市级)、张锦林(市级),南通古琴研究会的王永昌(省级),南通琴筝学馆的洪鹤(市级),镇江梦溪琴社的刘善教(省级)。正是这些传承人开展传习、交流活动,才使得梅庵派古琴艺术得以发展。
除此之外,梅庵琴派的传谱《梅庵琴谱》作为该流派的独家琴谱,对梅庵琴派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梅庵琴谱》是最早全部给琴谱点上拍子的琴谱。《梅庵琴谱》中多有其他琴谱无有的琴曲,其中有过半的琴曲,如《关山月》、《玉楼春晓》、《秋夜长》、《长门怨》等,为历代古谱未见之曲,这些独门琴曲有非常的艺术魅力;《梅庵琴谱》作为梅庵琴派的独家琴谱,与其他琴谱相比不但有自己的特色,也极具代表性。《梅庵琴谱》共选辑14曲,1931年初版以连史纸石印,初版印行五百册。1959年徐立孙增编之再版。1983年梅庵琴社又刊印《梅庵琴曲谱》。在台湾则据第二版翻印过两版。《梅庵琴谱》成为本世纪以来版次最多,发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古琴曲谱。1982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李伯曼教授(FREDERIC LIBERMAN)翻译出版英文版《梅庵琴谱》,是迄今唯一被译成外文的古琴琴谱。同时,李伯曼教授根据《梅庵琴谱》再版本研究撰写的论文,除将部分译成英文外,还将中文全书附印其中,将梅庵琴学介绍给国外音乐研习者,则梅庵琴派已不止于在国内外华人琴家的范围流传,抑且已迈向国际乐坛,在国际上已具有相当的声望。
梅庵派古琴艺术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极大地丰富了古琴艺术,发展了古琴文化,是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梅庵琴派的流传由北向南,辗转半个中国,最后进入港台,并成为经由港台而海外的古琴艺术开拓者。这一历史机遇使之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梅庵琴派是最早进入中国高等学府,为现代知识界所认可的古琴艺术;梅庵琴派在20世纪早期,一度是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古琴流派;徐立孙在发扬梅庵派古琴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使之在现代琴坛拥有崇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梅庵派古琴开发利用的价值及目标取向
古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古今文化艺术中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积淀最深厚的国粹艺术,位列“琴棋书画”文人四大修养之首。从古代到现在,古琴艺术经历了一个从崇高到衰落到复兴的历程。古琴艺术并不是一个古董式的博物馆艺术,它的教化功能、怡情功能都在当下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它对于文雅人格的修养,对于传统文化的承传,具有独特的作用。
梅庵派古琴艺术,与其他古琴流派一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被作为一种“旧文化”而倍受冷落。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西方专业音乐教育制度的移入,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音乐厅、文艺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方式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的兴起,外来音乐及时尚流行音乐的兴盛,急剧改变了中国城乡大众音乐欣赏的方式、口味和习惯。古琴作为古代文人自娱自乐、抒情谴怀的乐器,不适应当今社会普遍的音乐欣赏方式,赶不上当今快速的生活的节奏。甚至有人认为古琴已经远离时代,与现代人不能产生共鸣。其实,任何一种音乐文化,在其发展与传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古琴的表演很难适应今天比较普遍的音乐厅和大众观赏等形式,但它所依据的表演方式却是今天所希缺的,是一种会心的晤谈与交流。它细微的音量和各种微妙的虚实相间的表现,有如促膝谈心,在寻求真正的“知音”。这种从自娱派生出来的小范围表演,是一种非功利的、很难用简单的市场经济手段控制的特殊音乐形式。与其要降低琴乐的精致文化品格,改变其习性,不如耐心提高听众的水准创造条件去适应它的知音。
就梅庵派古琴艺术的现状而言,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该项目已经从抢救性保护进入到了全面性整体保护阶段,当务之急是如何在巩固已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承机制,适当地开发与利用,使之能活态的传承下去。诚如音乐学家黄翔鹏所言:“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不能在凝固状态中延续生命。” 然而,古琴不是卡拉OK,不能与现代消费社会的娱乐形式和流行文化相匹配,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可以参与、人人都乐此不疲。这里所指的开发利用,并不是去对梅庵派古琴艺术进行纯粹的商业化操作,而是想通过举办古琴音乐会、古琴比赛、古琴培训、古琴学术交流会、打谱会等各类活动,来宣传古琴艺术保护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古琴艺术,慢慢培养和扩大对古琴艺术有鉴赏能力的接收者,从而使该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些活动项目都属于公益性项目,可以完全由政府主导下有组织地开展实施。也可以在进入古琴艺术知识行列的人群范围内选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企业与政府的共同参与实施,以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多赢佳绩。
梅庵派古琴开发的状况及前景展望
梅庵派古琴艺术,2008年6月经南通市申报并获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为了对梅庵派古琴艺术构筑永久的保护载体,南通市切实加强对其传承保护传人、研习及场馆建设。目前,南通梅庵派古琴艺术的主要传承单位有3家,分别为南通梅庵琴社、南通古琴研究会、南通琴筝学馆,其中南通梅庵琴社为市级传承基地。南通市崇川区为了让梅庵琴社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区政府大力扶持,2009年投资11.2 万元,在南通市园艺博览园选定了建筑面积150多平方米的“状元楼”,作为崇川区梅庵派古琴艺术研究、展示、演示和传承基地。该基地拥有“古琴艺术简介”和“梅庵派古琴艺术简介”两个展厅以及培训活动室和小型展演厅。南通古琴研究会的主要活动地点位于通州区的南山寺内,定期开展梅庵派古琴交流活动。南通琴筝学馆在市区的盆景园内,以开展古琴培训为主。这些传承单位的建立,为代表性传承人活态展示和传习活动提供了场所,为梅庵派古琴艺术的开发与传承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为了扩大梅庵派古琴艺术的社会影响,促进该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积极宣传报道梅庵派古琴艺术的保护工作,支持有关保护成果的出版,结合“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宣传和展示活动。另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通过举办梅庵派古琴艺术免费传习班,来为传承人和传承基地搭建传承平台,促进该项目的传承。为了向世界展示梅庵派古琴艺术,南通梅庵琴社通过远在美国的梅庵传人、奥克兰大学教授于水山先生,将美国奥克兰大学作为梅庵派古琴艺术在美国的传承基地,并成立了“北美梅庵琴社”,2009年10月14至25日,由南通梅庵琴社徐毅社长带队,琴社张景林、赵谨及画家余曾善一行4人,专程赴美国参加“北美梅庵琴社”成立仪式暨中国人文文化交流活动,有力提升了梅庵派古琴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古琴艺术至今仍在努力从自娱自赏的生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转变,努力寻求更多的听众和“知音”,但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今后,我们将通过积极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梅庵派古琴艺术的交流、研讨、演奏会等一些列活动中去,从而推广古琴,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琴、弹奏古琴、研习古琴。
梅庵派古琴艺术的成就和历史价值是无可替代,不能再生的。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于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今后我们将从全市的角度出发,制定更为完善的保护计划,落实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做好更扎实的保护工作。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