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研究

接受主体审美观照的认同是衡量准则——以民间舞蹈《海安花鼓》的开发利用之旅为例

发布日期: 2014-12-31 访问次数: 字号: [ ]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所实施“普查”,要有一个广阔的视野,这就是力求做到不漏一个村镇、不漏一个传人、不漏一个类别;但是,凡属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础上进而进入开发利用的项目名录,则要有一个独特的视角,这就是对普查中所获的项目进行必要的梳理、筛选、比照和论证,以求好中选优、优中选特,以其在生成之地域范围内的接受主体认定其或是属于唯一,或是属于他者莫及的审美观照认同度为最终选择标准。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有项目自身生命基因的延续,以佐证其历史渊源与个性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生命基因的组合元素及其得以延续的条件有三:一是该项目内蕴的生产生活基础的厚重程度;二是该项目接受主体对其展示、演示内容与形式审美观照的认同程度;三是该项目在其延续与传承过程之中,作用于社会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作用于主宰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人在生产生活中的“美其所用、用其所美”的程度,其中包括作用于人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亦即作用于人的文化教养不断提升的奏效程度。如同鲁迅先生在评述普列汉诺夫的美学观点时所说的那样:“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竞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

  试以民间舞蹈《海安花鼓》的开发利用之旅为例,阐释于后。

  鼓与舞开始结为一体早在周代,或于祭祀中指挥舞乐,或于战争中呼应进退,或于劳作时节制劳逸,尤以节制劳逸者居多。对此,《周礼》曾有“以正田役”的记载。明代文献《帝乡纪略·风俗篇》也有“二邑插秧,远乡男女系鼓互歌,颇为混俗”的记述。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所载“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乡野、继以镇市”,……成书于清·同治年间的《海陵竹枝词》所载“村部平安时作会,觋巫歌舞历年年”……都标示出“海安花鼓”前身的“角斜花鼓”在江海大地的流传,曾经有一个由西而东、由南而北的流变。角斜,在海安5000年文明史中,逐步聚沙成陆是在明清两代,初名“飞家滩”,并吸引了东进、南下的移民,以晒盐、捕鱼为生,再行开沟挖渠、流盐爽碱、改良土壤、进入农耕。由西而东,由南而北的移民入驻角斜,带来的传统花鼓,便在“艺随俗变”中从南黄海边的风拂柳丝衍化出了“风摆柳”的舞姿,从当地大宗飞禽麻雀的觅食动作模拟出了“麻雀移步”的舞步,从村姑渔妇忙时务农、闲时织网的生产生活习惯动作中,提炼出了“颔首、摇肩”、“两腿交叉站、荡扭三道弯”、“欲动先出胯、举步微微颤”的地域性、习性化的舞蹈动作组合。曾被我国舞界博导、舞论权威资华筠女士评说为“独具角斜个性、海安特色的‘真正生产者艺术’”,“汉民族鼓舞中的女子柔情花鼓”。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海安文化馆人、海安民间文艺工作者在搜集整理传统民族民间文艺的田野作业中,在同类民族民间舞蹈中比照出“角斜花鼓”在江苏南北各派花鼓中既有异于“四人花鼓”的纵情,也不同于“渔篮花鼓”的轻盈,更区别于“牵牛花鼓”的洒脱,而是把黄海之滨、渔妇村姑对其劳作生活与美满幸福的遐想与热望,一并内蕴于载歌载舞的柔美欢快之中,从而抒发“舞中有情,情为舞动”的意境。经过海安几代文化馆人的挖掘、提炼、加工、导排,让《海安花鼓》从角斜走向海安,从南通走向省城,直到亮相于天安门广场、奥运场馆、世博会和欧洲四国,央视七台专程来到海安拍摄了一个专题节目并通过卫星向海内外演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作为一个品牌传统舞蹈项目,向国家保护中心推介立项,以求能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更厚重的层面上,以其柔美的艺术形象对社会人群产生启迪与引领的作用,促成人的和谐理念的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有项目对于生活时尚的吸纳,以显见其同步时代与得宠受众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生活时尚的吸纳,是其自身在它的传承、保护以致得以延续于今的一种必然走向。任何一个“非遗”项目都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于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更源出于三个方面的需要:一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有机合成的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需要文化,其中包括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软实力作用发挥其支撑功能;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出于或者说是多属于与民俗文化活动事项相关相连,它的生存、发展,无一难免“俗随时变”的自身延续规律,就中吸纳社会生活中的时尚语境与知行,是一种升迁践行的需要;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受主体的人,对于文化艺术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选择,多受经济基础、文化素养、媒体导向之不断影响与正面引领而升迁或变异,永远不会停滞在一个水准上。这就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社会时尚扑面而来的情势下,强化自身的敏锐力、吮吸力、前瞻力。

  还以民间舞蹈《海安花鼓》的开发利用之旅为例,阐释于后。

  前文提到:《海安花鼓》脱胎于“角斜花鼓”,始为祭祀娱神所为,其演出曾分三段:闹场歌舞、杂剧演唱、收场歌舞。“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是海安全境解放前后,也就是海安文化馆人介入搜集整理程序之后,衍化而为兼行娱神与娱人或是专为娱人所为,演于庙会、节日和开渔祝捷集会之中,为适应场景、气氛的需要,多取其“两头”而删节其“中段”,不仅烘托了场景,热烈了气氛,而且所被删节的杂剧演唱部分,避免了原生态杂剧演唱中迎合低级趣味的“调侃”、“搞笑”乃至“泛黄”的言词与情节,起到了遵循民间文艺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把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起到了“凸显欢愉、引领向上”的作用。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省文化厅(时为局)为欢呼粉碎“四人帮”胜利,志庆文艺春天的到来,在镇江举行全省歌舞会演,海安文化馆人取“角斜花鼓”开场歌舞、收场歌舞之精彩部分,导排而成以原汁原味的、以“网锣”、“花鼓”为道具的、表现“男欢女喜”激情气氛的群舞《迎春花鼓》,呼应了其时人们对“十七年文艺复兴”的渴求情绪,被评为创作表演双奖,列入综合场公演的压轴节目。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南通组建“民间歌舞团”晋京,回报南通搜集整理“民间歌舞”的丰硕成果,海安文化馆人伴随改革开放带来的时尚新潮,导排了反映南黄海之滨海仔、渔女爱情生活情趣的《花鼓情》,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专场,受到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的亲切接见。

  共和国成立50周年盛典在天安门举行联欢晚会,《海安花鼓》列为代表江苏的节目参加演出,省、市、县文化馆人联手导排的踩街花鼓,因其“远看似风摆杨柳,近看如芙蓉出水”,赢得了观礼台上的领导同志频频向320人组成的江苏表演方队投以笑颜、报以鼓掌。

  次年金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在西子湖畔举行“全国民族民间广场舞蹈山花奖大赛”,再次将其打造成广场民族民间舞蹈参赛,特别引入了动静相间的表现手法,于两排女舞的踏歌漫舞的不经意间,闪现出一个“彩虹相映”的静态造型,激发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一举捧回了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和浙江民间文艺最高奖“桂花奖”;时隔8年之后的“奥运”在北京摆开擂台,《海安花鼓》因由南通歌舞剧院移植出访欧洲四国而享誉国内国外,被列为“奥运”开幕式仪式前表演节目,但因介入的一位导排缺少《海安花鼓》形成及其传承发展过程之中对生活时尚吸纳的规律——即“万变不离‘女子柔情花鼓’其宗”的认知,其结果虽然为“奥运”观众带去了欢愉,但对它的故乡呵护《海安花鼓》的父老乡亲而言,恰恰爆出了一片非议,……只能作为《海安花鼓》的“一个版本”将其收而藏之。

  所幸者,世博开幕的赴申展演,还由海安文化馆的舞蹈艺术编导将其向原生态种源、基因回归,以保其原汁原味的醇香,不但在展演现场博得了中外观众的如潮好评,而且为其生态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打下了一个厚重的基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了我们,文化品牌对于社会时尚的吸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只有在、只能在、必须在该文化品牌项目自身生命基因延续过程中有选择的“近亲”嫁接,“同类”合成!这和人的嫁娶及繁衍规律恰恰相反。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有项目传承保护环境的营造,以维系其创新升位与存世悠久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打造及其开发利用,其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接受主体认同的声名于外,还是赢得接受主体因其美誉度提升而产生的向往与追索。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产物,更不是束之高阁的“记忆”。而是在进入开发利用、在铸成品牌之后的再打造和形成品牌之后的再升位。从一定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利用叫响之后,比其叫响之前更加任重道远。因此,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利用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显得至为重要:一要建立承递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专业团队,以应对更多更好的展示展演机遇,谋求扬我声名与服务社会的双赢;二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利用的领军人物,促成掌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新人的脱颖而出,谋求“非遗”项目的与时俱进,青胜于蓝的双赢;三要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利用的运行机制,谋求文化管理部门、文化辅导部门各各跳出“功利主义”的怪圈,收获各司其职、各领风骚的双赢。

  再以民间舞蹈《海安花鼓》的开发利用为例,阐释于后。

  撇开《海安花鼓》处于“歌舞+说唱+歌舞”原生态“角斜花鼓”存世的300年间,海安文化馆人屡屡对其进入田野作业、进入搜集整理、进入编舞导排和发展创新,直至晋京、出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来,先后三代传人历时60年的不懈打造、不绝传承不说。即便是民间文艺遭劫的“十年动乱”期间,其故乡的“角斜红旗民兵文工团”,也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式,编排成“忆苦思甜”为主题的说唱花鼓,从角斜演到南通,演到省城,并为众多业余文艺演出团体争相移植上演。“文革”后的三年复苏期间,省文化厅(时为局)组织全省歌舞会演时,海安文化馆又以自办“亦工亦艺演出队”——海燕艺术团为“试验田”,发展了“角斜花鼓”中的“三步两搭桥”、“蝴叶蝶儿绕花芯”等充分体现女子柔情鼓舞的典型花鼓动作,编成男女结伴表演的群舞。后因赴省参加会演之阵容受限,由当时的海安县文工团以“海安花鼓”命名,作全程移植赴镇江参演参赛。同时,也完成了主持《海安花鼓》导排、发展辅导员的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新老交替。

  把民间舞蹈《海安花鼓》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竭力加以打造,是在《海安花鼓》参加全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角逐于杭州,一举夺牌和应调晋京参加国庆50周年于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晚会,荣获“最佳组织奖”之际。为扩大《海安花鼓》在海安境内的普及面、在海安境外的影响力,在选调参赛和参演花鼓演员的过程中,把着眼点指向了旨在培养校园文化活动辅导老师的“海安县文化学校”在读生和历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参赛和参演任务,还在“以赛代培”、“以演代培”中培养了一批编演《海安花鼓》的辅导骨干。《海安花鼓》作为一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向了全国,也普及到了全县乡镇。去年,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文化报社在海安举办“中华经典鼓舞大赛”,海安组织了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的花鼓手同台参赛的群舞《海安花鼓》(传承版),彰显了地域民间舞蹈的品牌效应和普及效应,也同时实现了《海安花鼓》开发利用艺术指导的领军人物第二代与第三代的新老交替。

      《海安花鼓》从田野走来,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宽广舞台上,显示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的影响力和召唤力,成为海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跃升为全国综合发展排名124位的一张名片。这是海安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海安文化馆、海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业务干部协调运作、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的成果。也是海安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海安文化馆人、海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项目的双胜双赢,还是两者间构成的一个文化团队的互动互惠。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 全责说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主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承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