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长江水滋润了美丽、诗意的海门,也哺育了一朵璀灿的民间文艺之花——海门山歌。
海门山歌语言纯朴自然,语景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其音乐清纯甜美,悠扬婉转,或甜润、或粗犷、或沉郁、或悠然、或幽远、或凄怆,是历代海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歌者以大自然为舞台,与大江大海共和唱,千百年来流传不绝,是海门民间文艺的精粹,海门地方文化的名片。
海门山歌的源远流长
海门位于长江口北侧,由江口泥沙淤积而成。公元958年就设立了海门县,早先的居民大多是因战乱、灾荒由中原地区辗转到此定居的。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了早期的海门山歌(即通东民歌),这在明代的海门县志中就有记载。后来,海门土地逐渐被江水坍没,海门县于公元1672年被迫撤销,残存的沿海狭长地带归并通州管辖。清代以后,长江航道南移,海门土地又重新涨沙成陆,形成了大片新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沙地”。由此,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又重新恢复了海门县的建制。此时,大批崇明和江南句容一带的居民抓住机会,纷纷过江开垦,成为新海界河以南的“沙地人”。他们在这儿拓荒、垦植、定居的同时,也带来了江南的方言习俗,带来了江南的山歌。在数百年的传承演唱中,这些山歌又受海门当地社会生活、生产环境、语言习惯的影响,经过长期积累、发展、流传和加工,形成了独特的海门山歌。因此,海门山歌与江南民歌、崇明山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
海门山歌源远流长。在海门民间,有张良造山歌的传说和《张良戏女唱山歌》的民间故事。张良功成返乡,坐在铁鹞子上自北向南飞行,忽然望见下方棉田里有两个年青貌美的女子在锄草,便即兴口唱山歌调情:“耘青草,脱棉花,啥人家宅上出来两枝花?若然同我眠一夜,许伊上穿绫罗下穿纱。”两姑娘随即以歌相讥:“耘青草,脱棉花,江南张家宅上出来两枝花?我俚姆妈同你眠仔千百夜,也勿曾上穿绫罗下穿纱。”张良大吃一惊,原来这两个姑娘是自己的女儿,当即羞愧交加,从空中跌下,栽倒在西太湖里。此类传说,在江南和海门邻近的地区普遍流传。如流行于上海松江地区的山歌《刘二姐》中唱道:“盘古开天辟地造山河,三千律法是萧何,轩辕王制就婚男女,张良制就唱山歌。”流传于无锡的山歌《沈七歌》也称张良是造山歌的“张良师傅老先生。”如果真像传说中的那样山歌是张良所造,那么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中的“四面楚歌”一说应当称为“四面吴歌”更为确切了。
海门山歌始于明代,盛于清代后期,而真正把像珍珠般散落在人们心田的海门山歌串联聚集,拂去尘土,焕发光彩的是“五·四”运动以后。1931年,在上海大厦大学(今华东师大)学习的海门文化教育界的前辈管剑阁先生与同学丁仲皋等一起,利用假期,深入农村,在田间和农户家中采录了大量的原汁原味的海门山歌,并从中精选一百首,编辑成《江口情歌》,由大厦大学出版。该书一面世,立即引起当时文艺界的轰动,认为这是“三十年代歌坛罕见的珍品”。海门山歌也破天荒地由此走进了高等学府,登上了大雅之堂。解放后,海门山歌得到长足发展,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成立了海门山歌剧团,使海门山歌有了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海门山歌的流传区域
海门山歌的流传范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代海门人民奋斗的足迹。海门人民吃苦耐劳,在江南一些居民向海门迁徙落户的同时,本土的海门先辈们也向苏北沿海地区开拓、迁徙、垦荒造田、安家落户。他们沿长江和黄海岸边而行,足迹遍布启东、通州、崇明、张家港、盐城、大丰、滨海等沿海区域。据考查,凡是苏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沙地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海门山歌的流传。所以,海门山歌剧团的演出市场一般也局限在这个范围,这是有海门山歌的语言特质所决定的。
海门山歌的基本内容
海门山歌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有歌颂劳动,表现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和追求的。如《打夯山歌》、《淘米山歌》、《十二月劝夫勤种田》、《种田郎辛苦唱山歌》等:“蚕豆开化乌里乌,长豇豆开花两根‘苏’,小蓟头开花结‘罗朵’,种田郎辛苦唱山歌”。
有歌唱美好爱情,表现对理想爱情执着追求的。如《郎姐有意缺条桥》、《宁到夫家去住滚龙厅》、《小阿姐看中摇船郎》等:“十七八九岁一位小阿姐妮,头发黑来眼睛亮,暗地里相思一个摇船郎。摇船郎生来长得浓眉大眼、老实相、有骨气、过长江、闯四海,顶风勿怕拳头大雨点,顺风勿怕小山头大浪,裤子勒腰里,系仔勒汗巾,就像金鸡独立船舱、摇橹掌舵、逍遥自在、气煞海龙王。我妈问我丫头:‘你要跟仔上山郎,还是跟仔下山郎?还是跟仔山前郎?还是跟仔山后郎?粮户里格白相郎?文绉绉格秀才郎?老板家格有钱郎?’我丫头叫声你妈:‘上山郎,勿眼生;下山郎,陌陌生;山前郎,配不上;山后郎,我勿想;白相郎,呒用场;秀才郎,一副寒酸相;有钱郎,靠仔人家血汗涨家当。’我丫头叫声嗯妈:‘我心里独有一个郎,就是海滩上那个摇船郎……’"。此类内容的海门山歌最为丰富,数量也最多。反映出当时青年男女吐露心声,表达纯朴爱情的真挚情愫。当然,也有对那些不爱劳动,游手好闲的人表示鄙视与不屑的情歌,如“姐在院里扎绣鞋,郎在院外踮脚目斋 ,我千扎万扎呒得郎的份,请你情哥哥快点回家拾柴割草做人家。”这类情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海门农家女子崇尚劳动的传统美德和勤劳持家的择郎标准。情歌中还有体现劳动人民对爱情生活特有审美观点的:“人家的老婆白是白来像腊月雪,我的老婆黑是黑来像黑锅铁,人家问我为啥勿嫌老婆黑,我说老婆好似沉香红木紫檀色。”情人眼里的黑肤老婆是何等的可爱!这是多么美好而生动的比喻。
有反映地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人民心怀不平抨击时政的山歌。如“汗水嗒嗒稻田里流,背对青天来磕头。南海南头庙里和尚勿种稻田口口吃的真白米,北海北头张天师丫头勿养丝蚕为啥寸寸绸?”“一块地皮四面通,棉花种勤劈当中,锄草生活做勿快,粮户出来骂长工”。
还有大量反映社会物质存在,以对歌形式出现的叙事山歌等。
总之,海门山歌从物质、精神、政治等多个方面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当时、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海门山歌的特征
海门山歌语言生动、情趣盎然,其音乐清纯甜美,悠扬婉转。按其特征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抒情山歌,称为“短山歌”。这类山歌大多是人们在劳动或休息时随口编唱的即兴山歌,歌词有四句、六句或八句不等,句式以七字句为主,也有长达数十字的长句,内容大多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如“远望江南一枝桑,弯枝绞绞在松江,桑枝盘盘络络九曲三弯伸到常熟县,常熟县里姣娘来采桑。”又如,“我真心跟你哪怕布衫裤子勿连牵,我无心结识哪怕金银百宝幢上天,夹棒头讨饭我情愿,我同你到东海东头东海滩头去种田。”大量山歌不仅反映了海门人民当时的思想感情,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另一类是叙事山歌,称为“长山歌”。歌词长达数十句乃至数百句,歌中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摇船山歌》、《红娘子》系列山歌,《贩桃郞》等。
海门山歌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有山歌调、对花调、佛祈调、游湖调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海门山歌的诸多价值
海门山歌与生产劳动、人民生活以及民俗民风、社会斗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其他的民间文艺一样,是一种立体的、展示社会发展轨迹、不断变化着的民间文化,她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生活实用价值。海门山歌是海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不断创造、继承、发展、锤炼起来的,是人民群众劳动、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真实表露,表达了人类征服自然、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海门人民精神升华的结晶。很多时候,山歌演唱的场所在农村田间,山歌鲜明的节奏成了劳动时统一动作的协调者,起了统一劳动节奏,协调劳动动作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海门山歌又是很好的娱乐形式,人们在快乐时要唱,痛苦时也唱。男人们在劳动疲惫时哼上几句,或干脆放开喉咙发泄一下,哈哈几声,又精神百倍地继续劳动起来;姑娘们在做针线活时,轻声哼唱,以山歌互相打趣,诉说心里的爱慕之情,控诉对封建婚姻的不满;老年人打纸牌时,也会唱山歌,尽管带着粗俗,但调儿俏皮逗人;农村里谁家死了人,也要请山歌手来“哭七七”,用歌声送死者踏上黄泉路。那长长的山歌,凄婉动人的声调,催人泪下,反映出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情,在场人无不动容。
海门山歌采用独特的海门方言的韵白,很多词语均来自于方言俚语和生活中的语言,所以唱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调式上很大一部分借用了四季歌、十二月、十张台子、闹五更、红娘子、孟姜女、哭七七、香袋调等进行演唱。
2.母语传承价值。方言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母语,无论何时,不改的是乡音,最亲的也是乡音。海门山歌的传承和演唱,使传统的海门方言通过山歌的形式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传承方言母语的重要载体
3.语言审美价值。海门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真实地反映了海门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多彩的生活情趣,是研究海门民俗文化的珍贵资料。特别是语言形式上的平仄,方言韵脚的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清新朴素的风格,即兴编唱的鲜活,使其成为真正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语言审美价值。
4.社会研究价值。海门山歌源于江南吴歌。从海门山歌中可以看到时世的变迁和吴文化在江北地区延伸的轨迹。海门山歌传递了特定时代劳动人民真实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是研究海门历史发展的宝贵史料。
5.艺术欣赏价值。海门山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艺术欣赏价值。如《小阿姐看中摇船郎》,歌词中描写的摇船郎“头上戴(仔)圆顶草帽,裤子里系(仔)黄布汗巾,脚上穿(仔)关经蒲鞋,脚踏平板,手摇舵把,就像独龙下水,弯吱叽格,摇到我山弯里哎。”把一摇船郎的人物形象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像这样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海门山歌中数不胜数,比比皆是。
海门山歌中夸张手法的运用令闻者拍案叫绝。如“喇哈巴出扇(翅膀)飞东海,小田鸡(青蛙)出角削杀人”,“问我山歌有多少,一朵浪花一首歌”,“我唱山歌不算多,一塌刮仔十三车子九淘箩,一推推到皇宫后头仙桥上,压断仙桥氽满河”等。海门山歌中刻画的艺术形象鲜明而生动,大胆而独创,是民间歌谣中极其精美的诗篇。
海门山歌的传承
“五·四”运动以前,海门山歌是民间口头相传,一代一代繁衍丰富,即使有文字记录也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且同一作品,在口头传承中往往出现多种版本。“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1931年,海门学者管剑阁和同学丁仲皋等人利用暑假深入民间,收集了近千首海门山歌。回校后又从中精挑细选100首,编辑出版了专集《江口情歌》,这是海门山歌第一次有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至此,海门山歌数百年的口头传承形式转变为文字传承形式,在传承的准确性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1953年,海门县文联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在四甲、三厂两大片区举行了民间歌舞会演。在这次演出中,农民山歌手赵树勋将叙事山歌《摇船郎》首次搬上舞台,反响十分热烈,后这首作品又在当年春节期间多次演唱。山歌作者陆行白由此为基础,将其改编成山歌小戏《淘米记》,于1957年3月首次进京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歌舞会演,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亲切接见了演员。1958年8月,海门山歌剧团宣告成立。从此,海门山歌由单一的独唱、对唱、合唱形式演变成戏剧并形成一个新兴的剧种,海门山歌也从民间,从人们劳动时即兴哼唱的田间小调正式走向了五光十色的舞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海门山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79年,海门县组织了山歌会唱,全县31个乡镇都推荐了歌手,此届会唱中《小阿姐看中摇船郎》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1982年春,该作品参加了华东二省一市的民歌巡回演出;1986年7月,青年演员宋卫香随南通民间艺术团将此歌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1996年,海门电视台又将其制成音乐专题片,在欧洲卫视播放。海门山歌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体,唱响世界各地。
代表性人物
对海门山歌的传承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两方面的代表性人物。
一是文字上的收集和整理者。民国期间,管剑阁等人用了两年时间,搜集、整理了1000多首海门山歌,并精选100首辑成《江口情歌》,流传于后世。解放后,又涌现出许多新的山歌作者:陆行白、梁学平、陆建平、邹仁岳等。不仅保留了海门山歌的原始风貌,还适当进行了创新和提高。
二是散布在民间的,数量众多的山歌手,他们是海门山歌的口头传承者。在海门农村,能唱百首以上山歌者并不鲜见。1978年,海门山歌集成普查中全县就发现了300多位民间山歌手,其中较为有名的有周三姐、王爱琳、姜庭相、宋成礼、顾玉诗、赵树勋等,年轻一代人中,传唱海门山歌影响比较大的有钱志芳和海门山歌剧团的宋卫香等。
海门山歌的代表作品
传统山歌中,代表作品有《眼看山歌飘上天》、《种田郎辛苦唱山歌》、《郎唱山歌响铃铃》、《小阿姐看中摇船郎》、《手提花篮卖相思》、《山歌好唱口难开》、《谎山歌》、《摇船郎》、《贩桃郎》、《看牛郎》等。
“五四”以后,除管剑阁搜集整理出版的《江口情歌》外,他搜集的另一些山歌也相继发表,尤其是长篇叙事山歌《红娘子》更令人瞩目。海门山歌剧团成立后,对传统山歌进行了开发和利用,1956年,陆行白根据《摇船郎》创作的《淘米记》晋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 1963年,陆行白创作的海门山歌《采桃》发表于《剧本月刊》;1979年,时任海门县文联秘书长的梁学平创作的海门山歌现代小戏《两媳妇》被上海电视台录像播放,引起轰动效应。此外,山歌剧团还相继创作演出了许多有历史价值的作品。1993年,陆行白创作了山歌剧《青龙角》,2002年,张东平创作了山歌剧《献给妈妈的歌》,两剧分别演到了北京,形成了海门山歌史上的三次晋京演出,特别是第一次进京演出的《淘米记》,较好地保留了海门山歌的原始风貌。
在群众文化战线,市文化部门组织了多次山歌调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海门山歌精短舞台作品,如《棉乡儿女怀念周总理》、《金银山上歌声脆》、《小夫妻一配做人家》等,上世纪80年代前者在省群众文艺会演中反响强烈,被推荐参加华东两省一市在镇江举办的会演。
海门山歌的现状
随着岁月的流逝,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山歌田头生产的基础已不复存在,山歌失去了它的生存环境,山歌的传承越来越令人担忧。1978年,海门山歌普查中尚能找到300多名民间山歌手,如今,这些山歌手相继谢世,会唱传统山歌的人越来越少。加上现代人欣赏习惯的转移,外来文化的侵入,很多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响彻街头巷尾的不再是甜美的海门山歌,更多的是流行歌曲。山歌越来越失去了它的展示平台和生存土壤。尤其是山歌从民间的原始创作转变为文化人的艺术创作后,尽管在题材、内容、音乐等方面更加丰富,制作更加精良,但还是逐渐地失去了它原有的艺术魅力,难于激起听众的共鸣。另一方面,负有传承发展海门山歌重任的山歌剧团受大环境影响,进入发展低谷,资金不足,人员老化,加上海门山歌演唱时要用方言表达,限制了它的流传范围,海门山歌这一珍贵文化遣产濒临消亡的危机。
海门山歌的保护
针对海门山歌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生存危机,海门市委、市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已把海门山歌作为地方特色文化加以保护,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大挖掘、整理、保护、推广和传播的力度。2003年,海门市文化局、教育局联合发文,对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海门山歌作出规定,每年举办一届海门山歌会唱,选拔培养新山歌手,同时编印《海门山歌》专辑发到各学校,作为学生音乐课的教辅材料;市文化职能部门每年组织2-3次海门山歌的创作培训活动,确保每年都有山歌新作问世;组织山歌剧团到基层、到学校进行示范演出,宣传、教唱、传播海门山歌。2005年,海门市文化馆成立了“海门山歌小戏创作沙龙”,凝聚了一批山歌小戏的新老作者; 2007年,为筹办“中国·海门山歌节”,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市文化局组织人员下乡采集挖掘海门山歌,对传承人进行声像资料的采录和整理,并高规格地编辑出版了《中国海门山歌集》。
经济上,市委市政府对山歌剧团也采取了政策性保护措施,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保障。全年核定演出场次和拨款指标,按演出场次占全年的比例分拨到帐。同时从行政手段上帮助培育演出市场。市非遗保护中心制定了海门山歌的“十二五”保护和利用规划,从措施和经济上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海门山歌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
海门山歌的前景瞻望
虽然海门市委、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海门山歌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了的,这是历史前进的车轮。在农村,户为经营单位,大量青壮年进城打工,留守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十多岁的孩子,田间劳作时山歌此起彼伏的热闹场面已经成为历史。外来文化的侵入,使人们的欣赏取向呈多元化格局,海门山歌同样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海门山歌的亮点之一是语言表达纯方言化,恰恰这又成了它的致命弱点。海门方言的地域性特别强,同是海门,南部的沙地方言跟北部的本土方言也各不相同,有些沙地方言连北部的居民都听不懂,更别说是外省市的观众。而海门山歌在演唱时很讲究方言和韵脚的运用,这就限制了海门山歌的流传范围。言语不通,其行不远,这就是作为海门山歌重要传承载体的海门山歌剧团为什么缺少演出市场的根本症结所在。而且这种状况还在恶化,随着海门和外地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各种社交场合,海门方言正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海门山歌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任其萎缩或消亡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就现状而言,海门山歌的传承仅靠山歌剧团这个载体已不切合现实,因为剧团本身就没有市场。综观海门山歌的生存现状,我认为需要采取更有力的保护措施。第一,建立海门山歌纪念馆,以纪念馆为基地,完整地搜集、保存、展示海门山歌的作品;第二,保护和培养传承人队伍,以纪念馆为纽带,连结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开展山歌的传播和演唱活动;第三,继续定期举办海门山歌演唱活动,特别是老山歌的演唱,提高演出质量。每年举办的“金花节”大型招商盛会是展示海门山歌的很好的平台,应多安排山歌参演,让中外来宾了解海门山歌;第四,在海门电视台、海门广播电台开设海门山歌“每周一歌”专栏节目,播放精典山歌,让甜美的山歌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坚持数年,必有所获。只有让现代人了解海门山歌,喜欢海门山歌,海门山歌才能走出更远的路。
愿江海平原上的这朵民间文艺之花常开不败,永葆青春!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