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诗文世家系北宋名臣范仲淹直系后裔,历经明、清、民国直至当代,代代出诗人,可谓薪传火继,雅颂未绝。范氏家族所有之诗人均在当时或身后出版过诗集或文集,形成一个个领一代风骚的文化群体。十三代爝火不息、薪传赓续的诗文传承中,大抵形成了三座高峰:一为明末英烈史可法所倾慕的“东林眉目”范凤翼(详见《清诗纪事》);二为陈散原所推许为“苏、黄而下无此奇”的诗坛巨擘范伯子;第三座高峰即为季羡林先生誉之为“国画家、国学家,思想家”的范曾。
范氏世家诗文不仅积淀了该家族特有的家风、诗风、文风,积累了深厚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作为一个特殊文化家族的传承演变史,也足以以小见大,窥见整个中华民族艰难跋涉、奋发前行的缩影。一部22卷的《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作品,不仅具备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有诗文鉴史的认识价值和史料价值,成为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
项目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地域特色
范氏自从明末这个家族第一代诗人范应龙始,居住于南通已经十四代。400多年来,大部分家族传承人都居住和生活在这里,因此南通是范氏诗文世家影响的核心区域,相关的影响可以从本地的地方志等乡邦文献的记载反映出来。但历代传承人的仕宦、游历、艺文活动等,又使其影响不仅局限于一地,历代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如第二代范凤翼,是明末政坛和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与当时的许多文坛领袖皆有密切交往,他曾经在政治中心的京师任职,也曾经是东南地区(以南京为核心的江浙区域)的文坛领袖之一,因此他的影响遍及东南;又如清末诗人范伯子,除继承家学之外,还与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古文家张裕钊、吴汝纶等有师友关系,并与文化世家义宁陈氏等有姻亲关系,出任过李鸿章之西席(教授其子经迈),因此其时范氏诗文世家的影响不仅及于全国,且与其他文化世家有着密切的交互影响。
南通滨江临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若干沙洲而成,属长江下游冲击平原,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约5500多年前,长江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在江口,南通由此开始成陆,并逐渐延伸扩展。独特的地理环境,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使南通具有悠久的文明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南通市历代人文荟萃,明贤辈出。范仲淹、王安石、文天祥等文学家在南通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和轶闻逸事。三国名臣吕岱、明代名医陈实功、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清末状元张謇等历史名人均为南通籍人士,南通被誉为“中国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
“惟桑与梓,必恭敬止”,范氏十三代生活栖居之地的南通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南通范氏族群,十三代诗书继世、赓续不绝的文学传统,可谓文脉绵瓞,叹为观止。这不仅是范氏一门之家风使然,更是浸润于南通地区尊师重道、尚学好文的文化底蕴。范氏诗文之作,诚如范曾先生所言:“有家山风物、故人情怀”。浸润于钟灵毓秀的江风海韵,范氏诗人群体自是吟咏不绝、佳构迭现。南通地方生态与范氏诗文的关系,当然也是研究南通地域文化的一个重点。
传承载体及社会影响
诗文作为一种文化精英的知识工具,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可以歌食歌事、缘情言志、兴观群怨,而且成为文人交往的一种工具。作为诗文世家,范氏历代诗人的成果当主要体现为诗歌作品,即以文字、声音为载体的无形文化遗产。另外,如南通范氏13代诗文的手稿、诗文集、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载体亦当划入。
范氏及其姻亲诗人群体,无一不是当时的诗坛翘楚或文章高手,并在世代相传中形成范氏家风;范氏诗文,“不作无病呻吟之语,不为刻红剪翠之句,亦未见喁喁鬼唱之诗”,“有国魂在,有诗灵在,有家山风物、故人情怀”。范氏诗文往往:“挟长风以长驱,进则有豪侠气,退则有高士气,而儒家经世、禅家感悟、道家睿语,皆若散花之近维摩,不着痕迹。”他们品节高尚,“以诗意融于人生”,“高风起于海澨,噌吰振于澒洞”。
由范氏及其姻亲(桐城姚氏和义宁陈氏)组成的“精英文化圈”,品格高尚,“以诗意融于人生”,“高风起于海澨,噌吰振于澒洞”,形成了令人瞩目的家族文化景观。当时文坛的诸多流派(如“桐城派”、“同光体”、“宋诗派”、“湘乡派”)也就在这种“姻亲”关系中建构起更为密切的联系,并以家族为系脉积层性发展,通过联姻与其他文化家族构成更为广大深厚的文明传承体系。
项目开发研究的价值及目标取向
“范氏世家诗文”经过漫长的演化、补充和丰富,形成了该家族特有的家风、诗风、文风,积累深厚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 从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兴衰,更可以看到整个中华民族艰难跋涉、奋发前行的缩影。一部《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作品,不仅具备诗歌散文的审美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还有以诗鉴史的认识价值和史料价值,造就了一种罕见的文化现象。另外,“范氏诗文世家”通过诗文传承,提升了地方文化的品味与层次,并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内容,成为地方文献、乃至国家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后世学者研究人文风俗流变因袭的资料宝库。通过对范氏世家诗文的研究,我们不仅能从“史”的角度探寻范氏家族源流演化脉络、破译孕育范氏诗文世家的文化基因密码,还有补史乘之阙,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裨我等进一步认识这个“诗文世家”的精神蕴涵及其对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之深远影响。并且《南通范氏诗文世家》还以一种特异的存在,昭示着被媒体称为“广陵散从此绝矣”的中国精英文化传承中的“家学”模式并未终结,在一定条件下仍能延续昔日的辉煌。
项目状况和前景展望
迨于近代,范氏家族已崛起为一个足以令世人瞩目的文化型大家族,形成一道奇特的家族文化景观。范氏后裔在各自的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除各自的天赋、意志、毅力、机遇、家学传承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外,家族文化所特有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基因,也是孕育这个诗书世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随着社会的剧烈改变,加之文化的浩劫,如今文化世家存在的空间已几乎无处可寻。內在的家道中落,外在的重组开发,足以使一个显赫家族衰微;而更堪忧虑的,是在过往家族的生活智慧与传家经典中凝聚的家族精神与智慧,连同其依附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认知,在现代文明飞奔的脚步声中渐行渐远。
为了更好地保护 “范氏世家诗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掘其中的文化底蕴,南通市专门建立了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陈列馆共展出明代以来范氏历代诗人的手稿、信札、书籍、书画作品以及范氏家族的影像等展品近200件,展览共分“诗文世家瓜瓞绵延”“时代沧桑家族留影”“摛藻风骚千秋流芳”“丰瞻著述国之瑰宝”“宏门正学雨露润物”“回归古典回归自然”六个部分,展品中既有范国禄诗稿、李鸿章致范伯子信札、陈三立致范伯子信札、姚倚云致张謇信札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也有当代艺术家为陈列馆创作的一批雕塑和书画作品,如范曾先生的《范仲淹与渔父》、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范伯子像》、纪峰的《范仲淹像》,及国内20余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范氏历代诗文等作品。
南通大学专门成立了范氏诗文研究所。该所成立于2007年11月,由南通大学副校长、全国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周建忠教授任所长,现有专职研究人员5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博士3人。研究所主要开展对范氏诗文世家的研究工作,2008年以来,以《范氏诗文世家研究》为题,已成功申报南通市市级课题一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一项、江苏省政府课题一项。出版半年刊《范曾研究》四期。
对“范氏世家诗文”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和保护性发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家族传承式的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范氏家族十三代诗人之作品目前存留的大约8000首以上。由于文化家族的广泛社会关系和影响,范氏诗文世家的外延还应包括与其家族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文化家族尤其是姻亲。如义宁陈氏的陈师曾,不仅是范氏的女婿,且从学于范氏,可以看作这个家族文化传统的直接继承者之一。
2.家族传承式的诗文创作培养训练。古典诗文的写作不仅要遵循一定的格律、程式,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基础训练。初学者往往被要求广泛阅读乃至背诵古代的经典作品,并能够对其风格、修辞、用典进行模仿,从简单的对句开始练习。这些训练包括对句、诗钟、分韵吟咏等。诗词的格律、程式及其相关的训练方式尽管可以通过文献获得学习的途径,但训练过程带有强烈的口头传承色彩,通过前辈的口头讲诵,一些方法被代代相传。
3.古典诗文吟诵。作为家族诗文传承中最具有口头特征的知识系统之一,吟诵必须由掌握者长期对学习者的耳濡目染才能达到。而且作为独特的诗文世家,范氏家族的吟诵方式一直由各代传承人的口耳相传完整地保留到了今天。这种知识系统反映了中国上古诗乐结合的传统,也是唐五代以来词、曲等与音乐结合的诗体裁的口头遗留。
4.诗文结社活动。诗文作为一种文化精英的知识工具,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它不仅可以歌食歌事、缘情言志、兴观群怨,而且成为文人交往的一种工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诗人结社。如范凤翼所结山茨社、白下社,范曾于中央美术学院读书期间所结蒲剑社等,都是历代文人结社形式的体现。一般来说,结社并不完全以具有具体形式的集会为标准,某种松散的创作集体的共同吟咏活动,也可以看作结社的一种广义理解。
5.其它有关诗歌的活动及表达方式。中国艺术传统向来注重诗书画之结合,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律”、“书画同源”等艺术理念。元代以后文人画大兴,这种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最突出地体现了上述艺术理念。诗文可以通过书法的书写传达它特有的意蕴,而“题画诗”则是诗词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现留存有范氏历代诗人的书法作品,就体现了这种传统;作为书画大师,现传承人范曾先生创作了与自己诗文有关的大量的书法和题画诗作品,他的绘画创作,长期以来标举“以诗为魂”的纲领,更是这个家族文化传统的坚定维护者。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