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研究

浒澪花鼓的发展走向——浒澪花鼓戏

发布日期: 2014-12-31 访问次数: 字号: [ ]

     

  浒澪花鼓,又称下洋花鼓。它是一种融歌、舞、戏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流传于江苏如东县西北部地区的浒澪、栟茶、河口、靖海等乡镇及海安的旧场,角斜等周边地区。这种村歌俗舞,亦称“唱秧歌”、“打秧歌”,流传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

  浒澪花鼓是典型的“三小”花鼓,出场的主要人物有小旦——红娘子、小生——上手、小丑——鞑子。并有供不同人物使用的专门道具天灯、云锣、芭蕉扇。有时还伴有和尚、渔翁等穿插其间说笑逗趣。花鼓班里的乐手和有兴趣的观众亦可参与伴舞伴唱、烘托气氛。唱词内容多为唱古人、唱风光、唱吉利,或唱花鼓艺人自身经历。选用曲调大多是流行的花鼓小调,如《串星调》、《花鼓调》、《奉敬调》、《倒花篮》、《莲湘调》、《荷花泛水调》。唱词和道白都运用极具个性的栟茶方言,使之水乳交融,地域特色分外鲜明。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花鼓艺人以自然村落自发组织花鼓班,并开始移植其他地方剧种的剧目,配以情节简单的折子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浒澪花鼓从民间小调发展到载歌载舞,再延伸到戏曲舞台,形成音乐——舞蹈——戏曲的传承发展格局,这就是浒澪花鼓在演变过程中区别于我国其他花鼓的一个显著艺术特征。

  浒澪花鼓在音乐舞蹈层面上的传承发展,曾经作过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东县文化馆的江正林、季忠坦、吴尧通过多年的采风,先后完成了40余首花鼓曲调的记谱、录音和整理工作,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民间音乐资料。《串星调》、《花鼓调》、《奉敬调》等浒澪花鼓曲调已收入《中国民间音乐集成·江苏卷》。20世纪五十年代末,省歌舞团农村演出队来浒澪采风,作曲家吴岫民运用浒澪花鼓调音乐素材,创作了一首群众歌曲《人人都爱社》,由歌唱家雪飞演唱并灌制唱片,在全国传唱,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浒澪花鼓舞的挖掘整理中,作为浒澪花鼓代表性传承人的江正林功不可没。20世纪八十年代初,江正林等舞蹈工作者以普查民舞资源为契机,对浒澪花鼓舞进行了重点挖掘整理。1983年12月,通过加工整理的民间舞蹈《浒澪花鼓·红娘子》参加省、市民间舞蹈调演。该舞既保留了浒澪花鼓原生态精髓,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摒弃了原有的低级庸俗甚至带有色情的内容,以健康向上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不久,又在江苏省著名舞蹈家傅德荣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一个崭新面貌的浒澪花鼓舞《浒澪花鼓·闹春》诞生了。该舞突出了浒澪花鼓“三小角”的特点,设置了三个人物,少女——红娘子,青年——春哥,少年——喜宝。集中表现了青年男女间的纯真爱情。1986年1月,该舞在南通市民间歌舞调演中首次亮相,让人耳目一新,获得一片华彩。同年12月,随着南通市民间艺术团赴上海海军基地进行新春慰问演出,上海电视台现场录像,并于1987年元宵节播出。7月随团赴京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得到首都观众和专家学者的首肯和赞誉。同年10月,《中国建设》杂志选用《闹春》剧照作为封面。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上海歌剧院移植这一舞蹈时,特邀传承人江正林协助导演工作。

  浒澪花鼓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取决于它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第一,浒澪花鼓的三个主要人物红娘子(小旦),上手(小生)和骚鞑子(小丑)的舞蹈动作各具个性,各领风骚,其表演逐步形成程式。三小角的认定,花鼓灯,扇子,云锣等道具的运用,便成了浒澪花鼓特有的艺术表现格局。红娘子舞蹈动作的扭、颤、媚,上手表演风格的稳、健、酷(抛敲云锣),小丑表演动作的伛、踮、晃,形成了鲜明的刚柔对比、美丑对比和稳浮对比,由此构成浒澪花鼓与众不同的诙谐风趣、优美柔情的艺术特征。

  第二,浒澪花鼓曲调质朴,流畅,优美,动听,与当地方言配合,更显得水乳交融,琅琅上口。曲调中的同音反复运用,多处上行下跳,跌宕起伏,造成了热烈诙谐的情趣,与舞蹈风格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另外,舞蹈者(上手)参与打击乐伴奏,多变的云锣敲击技巧(抛击、闷击、旁击、侧击等),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与整个乐队配合时此起彼落,进一步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营造出热烈、奔放、抒情、谐趣的气氛,这对舞蹈风格的最终形成,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

  浒澪花鼓除此鲜明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而外,通过开发利用所显现出来的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亦不可忽视。鉴于如东洋口港开发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以及如东海上观光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浒澪花鼓和跳马夫,钟馗戏蝠等其他民间舞蹈一起,在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丰富景点文化活动方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浒澪花鼓开发利用的目标取向,仅仅停留在歌、舞这一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在“戏”上做足文章,要努力创立一种新的地方剧种——浒澪花鼓戏。之所以这样认定,有两个理由:

  第一,浒澪花鼓已具备了戏剧的基本要素。浒澪花鼓最基本的艺术特征是融歌、舞、戏一体。而且戏剧元素十分鲜明。三小角的认定,道具的运用,载歌载舞程式化表演,以及可供不同角色行当选用的多种浒澪花鼓曲调,以及《哈哈腔》、《顿板》、《倒板》、《虎头板》等板式和曲牌,逐步形成板腔式音乐,以及伴奏乐中极具鲜明个性的云锣敲击,戏曲音乐更为丰富。浒澪花鼓有角色,有道具,有情节,有行当,有声腔,这些戏剧元素的体现虽还不十分完美和规范,但总体上已构成了一个剧种的雏型。从海门山歌演变成海门山歌剧,从僮子调演变成通剧的角度看,浒澪花鼓戏的最终创立应该是不难的。笔者曾在1986年去浒澪、拼茶等地普查民间戏曲资料过程中写过一篇题为《浒澪花鼓戏的雏型与实验演出》的文章,在《江苏戏曲资料选辑》(第一辑)发表,对浒澪花鼓戏的形成,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了初步的研究探讨,并引起省戏剧界对浒澪花鼓戏这一新剧种的浓厚兴趣和关注。

  第二,从历史和现实的实验演出看,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浒澪、栟茶地区先后出现过不少各具特色的花鼓班,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沈玉田为首的西洋班,以张如才为首的小窑班,以吉鹏年为首的临河班,以吴其昌为首的下洋班。这些花鼓班在外场演出时除舞蹈外,在内场(室内)常常伴有花鼓小戏的入角清唱。如《种大麦》、《花婆子过关》、《王瞎子算命》、《贾至成嫖院》、《渔樵耕读》、《补缸》等等。不过,这些仅是移植其他地方剧种的剧目,配以浒澪花鼓曲调而已,演唱时不用化妆,不用舞台,也没有布景、道具,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浒澪花鼓戏。建国以后,栟茶、浒澪地区的花鼓班十分活跃,并开始自己创作浒澪花鼓小戏。通过花鼓艺人的长期努力探索,加上县文化馆业务人员的指导帮助,浒澪花鼓戏在音乐板腔式、表演程式化方面不断发展完善,新剧目不断出现,表现内容更加贴近时代生活,地方特色更加鲜明,越来越受到当地和周边群众的喜爱。

  1958年,浒澪公社正式组建浒澪花鼓戏剧团,公社党委派副书记缪兴忠兼任指导员,剧团配备正副团长和专职编导人员,演职人员达74人。这一时期,他们先后移植上演过《三世仇》、《血肉相连》、《三月三》、《淘米记》、《沙家浜》等传统戏和现代戏10多部,自己改编和创作《张二嫂寻夫》等大小剧目20多部,演遍全县及周边如皋、海安等部分乡镇。1959年,县文化馆张乃文、王正均、吴功伟赴浒澪采风。剧作家、导演张乃文以当地民间故事为素材,创作了大型古装浒澪花鼓戏《元宝记》,由浒澪花鼓戏剧团投排,并与江苏省歌舞团农村演出队在浒澪小学操场同台首演,尔后巡回栟茶及周边地区演出数十场。1964年,该团吴以成,杨金华创作的花鼓小戏《牛棚新事》参加南通地区群众文艺调演,获优秀创作、表演奖。此后,剧团先后编演出《一把芦秸秧》、《两封感谢信》、《分界线》、《杨区长》、《刘四姐》、《检查之前》、《所长逃年》、《三条电热毯》、《搭鹊桥》等现代小戏,表现内容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民间也流传开一句俗话:“乡下狮子乡下舞,看戏要看浒澪花鼓。”

  1983年,如东县文化局组织浒澪花鼓戏《接丈母》的创作排练。该剧由县文化馆徐健编剧,栟茶镇老领导缪金生执导,老音乐家季忠坦编曲,浒澪、栟茶地区老中青三代花鼓戏骨干演员缪美华、缪晓华、雷刚担纲主演,浒澪乡花鼓戏剧团乐队伴奏,由于在剧本创作、唱腔设计、演员选配、舞美创意、服装道具、灯光音响诸方面狠下功夫,演出一举成功,在南通地区群众文化调演中获优秀剧目奖、剧本和剧照均在《江苏戏剧》发表。这一代表性剧目的出现,使浒澪花鼓戏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并成为浒澪花鼓戏的保留剧目。

  至此,浒澪花鼓已基本成型,但最终未能推广出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县文化主管部门开发利用意识不强。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县文化局领导经常更迭,主管者随着自己不同的兴趣爱好,确立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一般都淡化了对浒澪花鼓戏的研究和深入开发工作,没有切实的措施组织花鼓戏的创作和演出活动。

  第二,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以后,青年男女劳力(包括浒澪花鼓演唱骨干)大量向城市转移,基层文化活动受到制约,可供实验演出的浒澪花鼓戏剧团也因此而停办,花鼓戏的编演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第三,新时期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亦不可忽视。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参与程度也在发生变化。新文化和现代传媒充分占据了百姓的业余生活空间,人们对传统戏曲并不那么看重了。尤其在全国演出市场萎缩、戏曲舞台凋零的大背景下,浒澪花鼓戏要想走出去则是难上加难。

  第四,浒澪花鼓戏的道白使用的是栟茶方言,这种方言虽然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流传范围并不太广,而且和普遍话的差异较大,外乡人一般较难听懂。方言的局限性实际是浒澪花鼓戏市场开发的一个瓶颈。

  应该承认,浒澪花鼓戏剧种的最终确立,面临诸多困难,开发前景令人堪忧。然而,浒澪花鼓是深深植根于民间的群众艺术,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表现了极强的生命力,当地群众对浒澪花鼓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一些年老的花鼓艺人,剧团老团员和年轻的花鼓爱好者,常常聚会在一起,开展零星的演唱活动。2003年7月,如东电视台为弘扬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来到浒澪采风,老团长张广仁私人出资,召集了十几位老团员花一星期时间,复排了浒澪花鼓舞和浒澪花鼓戏《假戏真唱》,数千人在广场观看了演出。电视台播放了演出录像。2004年,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栏目转播了这档节目,一度被冷落了的浒澪花鼓又复苏起来。

  另一个可喜的情况是,近年来,栟茶、浒澪地区自发建立起不少为群众婚丧喜庆服务的民间剧团(又称音乐队),他们所表演的曲目中,浒澪花鼓舞(戏)占有很大的比例。被称为浒澪花鼓第五代传人的栟茶镇杨堡村张德君,自创办浒澪民间艺术团以来,编演出《所长逃年》、《秋分之后》、《买年画》、《说丈夫》、《真惬意》、《捉鬼》等数十个浒澪花鼓曲目,活跃在栟茶、浒澪、河口及周边海安县的角斜、沿口、李堡地区。其中花鼓小戏《秋分之后》和《所长逃年》还在南通市金融系统和税务系统的文艺调演中获奖。为此,南通电视台在2008年35日《江风海韵》栏目里,对他为浒澪花鼓的传承所作出的努力和创作曲目进行了专题介绍。种种迹象表明,浒澪花鼓的深入开发利用的前景仍然是十分乐观的。

  诚然,浒澪花鼓戏这一新剧种的最终确立,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难点要突破。笔者认为必需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领导认识问题。要站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要有广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坚持在传承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传承保护,把开发利用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推进。具体工作可由县非遗保护中心负责实施。非遗保护的专项经费不挪用、不他用,保证专款专用。

  第二,代表性剧目和标致性演员问题。代表性剧目和标致性演员是地方剧种的核心标致。要大力抓好浒澪花鼓戏的剧目生产,培养新生态演员,不断进行实验性演出,以造成广泛的影响,使其更加深入人心,为更大范围的观众所接受和喜欢。

  第三,突破方言局限瓶颈问题。栟茶方言是浒澪花鼓戏的特色,离开了栟茶方言,浒澪花鼓就失去了原汁原味。这是个难点,解决起来十分棘手,但也决非没有办法。栟茶方言从大的语言背景看,其母语当属扬、淮语系为主的苏北话,如果道白采用扬州官话,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这有待于在不断实践中尝试、探索。

  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还必需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第一,在中小学开设浒澪花鼓音乐课,从小、从早抓好普及教育,在更大更深程度上培养新生代对浒澪花鼓的感情。第二,开展拜师学艺活动,充分发挥老一代花鼓艺人的作用,切实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第三,组织栟茶、浒澪地区民间剧团的会演,巡演,展演,交流创作表演成果。第四,抓好重点剧目的深加工和重点演员的再培养工作,同时抓好花鼓戏板腔式音乐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工作。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 全责说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主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承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