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研究

保护生态元素 创新盆景艺术——如皋盆景的开发利用

发布日期: 2014-12-31 访问次数: 字号: [ ]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皋盆景,具有特有的活体生态的展现形式,是如皋最为成熟的开发利用和规模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由此衍生而出的花木盆景同类产品已是如皋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保持如皋盆景的原生态元素与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提升对传承保护的认知水平,是传承保护如皋盆景的重要途径。

  成熟规模化生产性开发利用,有助于强化如皋盆景项目的主生态链效应,并形成完整的传承保护谱系框架

  如皋盆景有文字和活体记载始于北宋,现存于如皋人民公园的北宋教育家胡瑗遗存珍品古桧尖柏盆景“蛟龙穿云”,距今900余年,水绘园现存的“六朝松柏”为南宋文昭公曾肇手植,爆龄突纹已愈八道,依然树势矫健,宋代如皋籍词人王观称赞如皋盆景“奇容异色,盗天地之功”,清乾隆庚午年《如皋县志》记载“明天启年间,令李衷纯,相四境之宜,授民以艺,植卉木之方”,足见如皋盆景的悠久历史和当时仕官人等对如皋盆景艺术的推崇。

  如皋盆景发展于明清,其时造园之风日盛,私家园林星罗棋布,各类文园名噪一时,由此造就一大批制作盆景的能人高手,加之以培植花木,剪扎盆景为生的花农遍布如城内外,正是这些技艺精湛的花匠艺人秉承了如皋盆景的传统造型工艺,经长期总结积累,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如皋盆景造型技艺,并相传至今。

  如皋盆景鼎盛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其生产性传承保护进入了新一轮发展生态链的全新阶段,如皋盆景也由单一盆景衍生创新发展了各类花木的同类产品,如地景、大树景、微型景、浓缩景、山水景、鲜插花等,如皋花木盆景的生产迅速发展,成为如皋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全市有苗圃园艺场200多个,专业花木镇、花木村20多个,花木专业户1万多个,花木生产总面积达到20.2万亩,年营业销售额超过30亿元。如皋盆景以较快的步伐融入世界园艺、花卉、盆景行列,年出口盆景10万余盆,创汇人民币3亿元,占全国出口量的四分之一。在10年一届的多届世界花卉园艺博览最高盛会上,如皋精品盆景荣获金银奖十多项,其中2002年如皋盆景精品雀舌《如意》、榆树《枯木逢春》、水杉《瓶中景》在所设的9项金奖中一举获得3个金奖,征服了世界各国同行。如皋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花木盆景生产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花木盆景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秉承“以节为媒,以花会友,以景迎客”的理念,1996年以来,成功举办过五届中国(如皋)盆景艺术节,打造了如皋作为中国花木盆景艺术之都的特色名片,誉满全球同行。为此,如皋也成为江苏省帮助农民致富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典范县(市),并被评为江苏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如皋花木盆景的发展创新利用,对传承保护如皋盆景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涌现了“绿园”、“花木大世界”、“江苏花木城”,由国际级盆景艺术大师花汉民精心创办的“如派盆景艺术研究所”,以及人民公园等如皋盆景生产研究基地,构成如皋盆景庞大的传承保护谱系框架,并培养了一批如派盆景蟠扎技艺人才,逐渐形成了以生产性开发利用为主导的传承发展生态链。

  如皋盆景近二十年的生产性传承保护的实践证明,由于祖先留下的盆景技艺瑰宝,通过开发利用,有效地传承并促进了如皋盆景生态链发展,而生态链效应又反作用于传承保护谱系的构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过程。

   保持原生态元素与创新开发利用的有机结合,提升对传承保护的认识水平,是如皋盆景传承保护的重要途径

  盆景作为活体艺术品,虽然旧时多是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等社会名流享用的专利品,但它却出自于普通劳动者的灵巧之手,记载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沧桑巨变,折射出各个时期的人文气息,从一个重要侧面见证了如皋人千百年来的生活情趣和闲情逸致。现时,它已普遍进入百姓家庭,充分发挥着居室风格点缀、陶冶情操、调节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成为人们追求时尚品味,提升生活水准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同时又是发展、美化城市、企事业、机关、学校环境的重要手段。花木盆景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形象代理,“长江、长绿、长寿”这三张名片,实现了如皋跨越式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一种足以引发人们思考的“如皋现象”。

  如皋盆景为扬派(扬州)中的东派,曾誉为中国盆景一支奇葩,于1983年被全国盆景协会考定为全国盆景艺术七大流派之一,如派盆景之所以自成一派,在于其“满、残、清、奇、古、怪”的特色,其工艺成熟,章法严谨,造型规范,独树一帜,奇妙的“S”弯为盆景主旋律,素有“寸折寸弯鸡爪翅,云头雨足美人腰”之称。更奇特的是自古以来,聪明睿智的能工巧匠们将道教的教义、太极理论巧妙地融入如皋盆景的创作之中,通过独特有趣的形象造型,以“文”树和“武”树的多种组合陈设,折射出博大精深的易学原理。一盆普通的如皋盆景可以让人品赏着苍翠欲滴的“太极图谱”,感受着新陈代谢的吐纳,顺应自然抛却所有的喧嚣与烦恼,充分享受到一份超凡脱俗的宁静,给人们带来无限美妙的享受和精神寄托。制作如皋盆景更是一个涤荡心灵的过程,在给松脆易折的细小树枝蓄弯时,没有很平和的心态断难完成,任何浮躁都可能造成折枝断片。一盆盆景有成百上千个S弯,却要安排得平整有致,是何等的娱情养性,那心境又是何等的静谧与超脱。同时如皋盆景所力主天地人的合一,阴阳和谐的最高境界,完美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独特的造型特征和理念特征正是如皋盆景真正的精髓所在,其以艺术手法演绎古典文化的方式,在盆景界独此一家,也是其他流派盆景无以比拟的。

  长期以来,在花木盆景经济的迅速发展过程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形成了如皋最为成熟、规模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有着成熟的开发利用经验和较为扎实的传承保护基础和网络,但由于如皋盆景的蟠扎制作,是一个多项工艺交错运作而又历时漫长的过程,其压技需在树木生长中逐渐成型,其蟠扎——生长——修剪——再蟠扎——再生长的反复过程,少则五至八年,多则数十年,有的甚至要穷毕生精力才能获得。因此如皋盆景的生产周期轮转是规模生产的最高门槛,花木盆景企业以及花农们碍于利益的驱动,均投以“短、平、快”的生产模式和市场化产品,从而逐渐淡忘了如皋盆景的原生态元素,一方面是最为成熟、规模最大的生产性传承保护非遗项目,一方面却出现如皋盆景的传承危机,并有“尤如一迟暮的美人,虽然风韵犹在,却已风光不再”之说。

  其原因,除如皋盆景蟠扎周期漫长外,主要是政府少数相关职能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传承保护意识和理念,怎样同时做好生产性保护和项目保护工作,如何处理好传承保护项目的原生态元素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这些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新课题,都急待去研究、探索、指导、实施。

  我们知道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精髓,应该是项目的原生态元素的活态传承。无论是开发利用或是规模生产,万变不离其宗。如皋花木盆景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借助“如皋盆景”的历史渊源、经济价值和现代影响去创新开发成型的,只能叫大概念上的“如皋盆景”,就非遗项目的如皋盆景而言,“S”弯、道教的教义、太极图谱造型和“文、武”树多种组合陈设,是如皋盆景的精髓,没有这些元素就不叫如皋盆景! 1983年全国盆景协会考定如皋盆景为七大流派之一,也是依据上述元素特色而确定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如皋盆景传承保护理念的引领下,花木盆景企业和花农们抓住机遇,调整花木盆景生产结构,适应快节奏市场,满足现代时尚审美需求,创新发展和衍生了如皋盆景的同类系列产品,使之一跃成为如皋支柱产业,形成了不离原生态元素规模化如皋盆景新业态,誉满全国走向世界,为传承保护如皋盆景创造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环境,形成了日趋扎实的传承保护谱系框架,同时也一并带来蒸蒸日上的花木盆景行业,也同时消减了因蟠扎周期长影响如皋盆景传承保护的一对矛盾。

  笔者认为:就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而言,不可“一刀切”,要视项目的情况和特点,有些可以利用,甚至可以创新利用,有些只能保护传承,过于开发利用反而变成损害,反而会酿成对原生态元素的伤害。

  1.保持原生态元素与创新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一方面把民族传统的文化变成我们的创新产品,将如皋盆景的元素,融入制作周期短的盆景之中,展现如皋盆景的精髓。跨越“周期长”的门槛,保持创意成果和原生态元素的产品化,产品市场化,最终形成成熟的产业链。如由如皋盆景衍生的悬崖式、临水式和直干式盆景,保留了如皋盆景的原生态元素,选用了成型的老树桩,有效地解决了周期长的矛盾。避免左边是艺术右边是产品,艺术和产品的脱节现象。在有实力的花木盆景生产基地和企业,鼓劲培育蟠扎完全风格的如派盆景,有的放矢地引进“五粮液”企业,“三十年”、“五十年”陈酿的“经营模式”,以及长周期产品资金链的运作经验,或许可获有益的启示。

  2.政策扶持与项目保护齐头并进,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归类于如皋盆景的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给以扶持和补助,像国家对综合大学的基础学科一样的投入方式,鼓励培育如派盆景,在盆景研究基地和公益性的人民公园,进行项目保护课题的研讨,一方面要加强对活体文物盆景的安全保护,落实专业人员的维护、保养和蟠扎修剪的职责,另一方面要制订如皋盆景培植发展长期规划,确定制作精品如派盆景的任务目标。其费用应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要求花木盆景企业,在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如皋盆景传承保护专项资金,解决本企业传承保护中的费用问题。

  3.研究探讨如皋盆景传承保护规划,将如皋盆景制作技艺撰写编辑成地域性乡土教育教材,成为学校教育、图书馆(室)的阅读书籍,在技工学校或成人高校,在就业培训中,开设如皋盆景制作技艺课,邀请如皋知名的盆景创作艺术大师及其传承人授课。为传承保护如皋盆景培训更多的蟠扎技艺人才,为花木盆景企业输送奇缺的熟练工,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在两年一度的盆景艺术节活动中,开展保持原生态元素的如皋精品盆景评比、展示蟠扎演示等系列活动,提升对传承保护如皋盆景的认知水平。

    4.非遗保护中心,必要时可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织开展围绕如皋盆景开发利用与保持原生态元素的学术研讨活动,对如皋盆景的传承保护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加强建立传承保护档案资料库,逐步建成如皋盆景的生产性传承保护网络。加强盆景技艺的交流,确认如皋盆景传承人,对如皋盆景艺术大师花汉民这样的传承人,加以必要的保护,将他对如皋盆景艺术的热爱和无私的追求,不断发扬光大,将其一生积累的盆景创作技艺加以整理,撰写、编辑成书,以便传于后世。这对今后构建如皋盆景传承谱系十分必要。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 全责说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主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承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