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研究> 正文内容
借鉴工具变量学审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发表日期:2018-07-19 访问次数 :
打印此页

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面广量大,单位面积普惠率低。2016年以来江苏省不少地区提出全面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制定相应标准,看菜吃饭,实施相应考核细则。从近两年的工作经验来看,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科学性值得思考。从标准的制定到措施的落实再到考核的方案,我们更多是按照常规行政流程凭想象力在办事。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结果、重整体轻个性,没有科学理论与科学数据支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发挥得不到保障。因此,借鉴工具变量学,提升基于数据结构的系统性、科学性建设理念,点穴式建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由结果倒推过程,确保中心服务效能最大化,是防范浪费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目标。

工具量变学是统计学领域重要的分析与决策理论。在经济指标分析过程中建构一个基本模型,设置n个参考样本应用矩阵分析进行系数分析,确立重点参数系数,指明工作重心。由于参数中涉及思想观念、道德水准这样一些无法观测或客观量化的因素,因此,在模型估计过程中设置工具变量,以替代模型中与误差项相关的随机解释变量的变量。

一、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非理性

现在推行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在不知不觉中把农村传统优秀文化撇在了一边,更多的是在用现代文明、都市文化乃至外来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粗暴地脱离农村文化根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宗旨与效用无从说起。遍观现在推行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程,非理性的元素随处可见。

(一)投入的非理性——统一标准

不同的村、社区经济状况不一样,硬件设施条件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如果我们用同一个建设标准来整体推进,对靠近县城、区镇与工业基础较好的村(社区)可能会觉得起点太低,而对负债村(社区)则是赶鸭子上架。对经济状况差的村(社区),即便是分批推进,也是强扭的瓜不甜,后期管理可想而知。

(二)内容的非理性——活动项目

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活动项目与活动空间要求,而个性化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活动项目却很少被考虑。如在一些远离县城的村(社区),设置的活动项目中,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不多,却对健身器材设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长年操劳的农民兄弟而言,往往显得多此一举。

(三)考核的非理性——绩效标准

毋庸置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考核的首要标准是群众参与率。活动内容、活动计划安排、活动人次理应成为考核的重点,但我们在考核的手段与方法上严重滞后,考核奖励措施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规划。

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缺陷还有很多,如建设位置偏僻。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要实现人气的集聚,应地处交通要冲,周边要有相关的配套商店、卫生室、村务办理机构,从停车场、菜场到教育设施、养老机构,形成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地理位置相对适中的便民服务中心,以群体效应成就文化活动的长久繁荣。

二、借鉴工具变量学解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统计学领域的工具变量学对我们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其一,整个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涉及大量不可量化元素,亟需科学定性;其二,不同主体之间基础情况千差万别,统一模式、统一标准显然不太妥当,个性化决策又无从着手;其三,应用工具变量学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明确工作重点与工作思路。

应用工具变量学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可以进行科学解构分析。

(一)内生可观测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的变量,由纯文化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内生变量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决定性因素,能否建成、成效发挥重点要参照内生变量。

1、侧重于受众个体:人口(年龄)结构、教育程度、代表性文化传统与文化设施(文化资源含志愿者、文化团队)、文化意向调查。

2、侧重于村、社区:人口、面积、位置、村级经济状况。

(二)外生变量:指那些在模型或系统中,只起解释变量作用的变量。它们在模型或系统中,只影响其他变量,而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由非文化本体内部因素决定,通常为政策所左右。

1、主管部门:文化团队支撑、资金支持、培养计划、辅导方案。

2、区镇政府与区镇文化站:区镇工业水平与经济实力,区镇政府领导对文化工作的认识水平与重视程度。

(三)内生潜变量:抽象概念,不能准确测量,或者无法直接测量到,如人们的宗族观、伦理观、道德观。潜变量需要通过设计若干指标间接加以测量。

乡村文化包括宗族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诸多元素。我们开展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其目标与内涵不仅包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组织建立、文化人才队伍集聚等实体性文化,也包括以道德伦理、公共规划、公共舆论为主体的规范性文化,以及以价值信仰、宗教信仰为主体的信仰性文化。自上而下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建设方针舍本求末,忽视了对文化本体要素的调查与分析。

当然,我们没有专业的工具变量专家团队来详细破解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数据指标的应用,在此我们只能概略性地引用其理论体系与思考问题的方法,为我们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穿针引线,拓宽一些思路。

三、建立简易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笔者拟构了村级综合文化建设的一个简易模型。该模型借鉴统计学工具变量体系,契入多元村级文化要素,缺失的是多元要素的依据矩阵计算得到的各要素占比系数。

(一)数据来源:在这个模型当中,所有参数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来源可以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的方式从不同层面获得,被调查主体包括区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以及区镇文化站;也可以通过养老保险系统获得人口分段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相关数据;通过区镇工业、农业相关报表获得产业现状数据。

(二)数据应用:没有专业团队指导,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通过工具变量准确计算每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影响因素占比系数。我们按照大概率可能性,确定内生可观测变量占比系数0.5,外生变量占比0.3,内生潜变量占比0.2。内生可观测变量确定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位置、规模,外生变量确定文化部门、镇村主体对村(社区)应予支持工作内容,内生潜变量确定各村风土人情与价值观、道德观、宗教观对特定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特色文化活动与文化活动场所的设置。

(三)增加一个随机解释变量:农民文化消费习惯与文化消费能力。

四、针对性解决问题

引入工具变量学分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我们可以发现下列问题:

(一)村级经济状况、村办地理位置、村办周边配套设施,作为内生可观测变量,对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海安县按照7+5+N模式创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经济状况好的村对创建工作积极热情,且嫌标准太低。反之,畏难退缩,叫苦连天。

(二)区域文化消费习惯应该提到应有高度。少儿人口较多的,可设置少儿游乐室、少儿图书阅览室;戏曲、棋类爱好者比较多的,可成立协会,开辟相应空间供其自娱自乐;企业多、外来人口多、年轻人多的,则对图书室、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场)提出相应考核指标。将有共同文化语言的人群集中在一起,为其提供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强化归宿感、提升凝聚力。

(三)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及文化消费影响巨大,文化水平低收入少,生活压力大导致文化生活追求低,以低保户为代表的困难群体,文化消费(哪怕是公益的)是奢侈品。

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急在朝夕,应用工具变量学体系观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重视内生变量中强势主体作用。不能设立统一标准强行考核推进,要根据村级经济状况量力而行,多花一点时间进行大数据摸底,一村一个方案,一村一个特色。通过奖励调动村委会积极性,建立项目补助机制、活动补助机制、综合考评补助机制,推动服务中心扎实有效开展文化活动。

2、通过普惠策略引导提高农民,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五送”工程、“行千里路进百家门”,将精品文化送到百姓庭院是实实在在的举措,但要送对门、送对人、经常送。

3、认识潜变量的意义与作用,树立农村文化形象代言人,培育农村文化新偶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宣传相得益彰,在广阔农村营造重文化、爱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应用工具变量学审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更看重实效,更接地气,更便于全面掌控其长远发展方向,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扎根、开花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