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有1082人榜上有名。文化和旅游部将历次(第一批至第五批)公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作了分类、分区域统计,通过一张表,全国各省区市(含香港、澳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中直单位)、各批次的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和总数一目了然,无论是公布新名单还是这项统计工作,做得很有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统计表也公布了“已去世”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情况。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7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去世。这些传承人都是“国宝级”人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传承人就是各领域的“状元”。
非遗保护传承的特性决定了传承人是关键,对传承人的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核心之一。如果没有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承人就去世了,这一项目的绝技绝艺绝招也就随风而逝了。
非遗事业兴起之初,有识之士就开始呼吁“每一分钟都有民间艺术品种消失,每一分钟都有民间艺人去世”。这不是危言耸听,抢救保护珍贵的非遗,非遗工作者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当下非遗事业很红火,非遗之花遍地绽放,美丽非遗在大江南北广袤大地精彩呈现。当前,我们仍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非遗抢救依然是进行时,一些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必须明晰:
一是目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数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之比还没有达到1∶1。有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去世了,但又没有技艺实力相当的后继人选,或者某些非遗项目很经典,但推选不出合适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二是不少非遗项目存在着传承青黄不接,没人学、没人接班的状况。有些手工艺项目工艺复杂,人工成本高,但产品卖不出去或价格不高;有些表演项目难度大、要求高,但没有演出市场和经济效益,如果政府帮扶不到位,这个项目就难有传人。
三是全球化、网络化时代呈信息爆炸态势,沉下来潜心学艺做事难度加大。以前讲“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现在有些表演者满足于能作秀、能上台,演几分钟、唱几句就行了,学艺浮光掠影,手工技艺不愿精雕细琢。非遗传承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的功夫,老一辈将非遗当做毕生追求,一件事做一辈子。现在很多年轻人只学了点皮毛,没学到技艺精华便浅尝辄止。
四是不少非遗项目缺少生存载体。比如,一些戏剧项目连剧团都没了;不少曲艺项目没有书场,讲书、听书没地方。这进一步要求优化非遗传承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五是一些“小微”非遗项目呈现快速消亡趋势。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不乏鲜为人知、传承发展难度更大的“小微”项目,对这些珍稀项目更要关心呵护。
非遗保护传承形势大好,也要有勇气发现和解决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急功近利,以一些地方、一些项目的保护传承工作得力而以偏概全,忽视非遗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非遗保护传承任重道远,必须只争朝夕、久久为功。(作者:王淼,转自《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