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数量大幅增长,“现象级”佳作寥寥无几,浮躁心态依然普遍;专业院团分化明显,繁花之下,戏曲人“内功”亟待加强……近来戏曲艺术明显回暖,但时代机遇不是永久福利,以文化实力重塑文化自信,戏曲复兴之路方能扎实、稳进。
近几年,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措施出台,戏曲市场呈现明显回暖迹象:据统计,2016年较2015年演出场次涨幅达7.9%,观众人数同比增长11.9%,2017年各方数据仍在统计之中,但从密集的演出场次和日益高涨的社会关注度来看,它已交出不错的答卷:传统戏曲的整理、传承得到重视,新编作品数量显著增长,小剧场戏曲创作尤为活跃;戏票被“秒杀”、上座率及票房破纪录也屡见不鲜。
这种种成绩不仅说明政策措施出台的及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从业者来说,也是肯定,更是期许。许多戏曲人不禁感叹:戏曲的春天来了!诚然,当前戏曲与前些年的边缘化、不景气相比,确实有了生气、温度和更多色彩,从业者多了积极性,事业发展前景也豁然开朗。但现状是否就如数据那般乐观?繁荣之下有哪些不足?具体实施和既有政策之间还存在哪些差距呢?
从剧目创作看,近几年各类艺术节和剧目展演取消繁冗奖项、强化基础评论等措施让各院团更加潜心投入创作,加之国家艺术基金等各类资金对优秀剧本和舞台创作大力扶持,新作品孵化有了坚实保障,数量相较前些年也有大幅度提升。但这其中现象级、极具人气和口碑佳作并不多,作品打磨率、复排率、演出率和知名度并不高。好的艺术创作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需要“七稿八稿,没完没了”地提升,大量成本及资源投入,把好题材选择关,提高作品的成活率是为根本。没有历经锻造的高点,哪来百花齐放的高原?更何来万众瞩目的高峰呢?万不可为资金、为平台、为“创作”而创作,一蹴而就的心态、“一枪头的买卖”尤不可取。
对于小剧种来说,近年来受京、昆、越等大剧种以及大制作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剧本内容,还是音舞美、服化道都趋向同质化,地域性和个性化特色愈加缺乏——这个现象同样亟待关注。
再看演出和观众数据,与前些年相比确有显著提高,剧场中黑头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观众的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以演员或是院团为中心的“粉丝群”借助新兴的传播方式聚集起更多年轻观众,着实令人欣慰。值得注意的是,名家名剧名院团的演出虽很火爆,观众数也一直呈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基层院团常规演出、青年演员日常演出以及下基层、进社区的普通巡演,数量及上座率却冷热不均、参差不齐。老年观众和青年观众在剧目选择上泾渭分明,老年人明显倾向于传统老戏,青年观众更乐于接受新编戏和实验戏,这种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偏食”对戏曲长远发展亦有影响。
从市场角度看,2016年全国戏曲演出市场主要还是集中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票房占比达70%,这两个地区聚集了国内一流的戏曲表演团体、固定的戏曲演出场所以及稳定的戏迷观众,市场发展相对成熟。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京津沪三地,包括武汉、合肥、西安、宁波等地在内,戏曲年演出场次在100场以上的仅有9个城市,其中,武汉演出相对最多,达408场。除此之外,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城镇乃至农村,几无“市场”可言。政策上虽有“送戏下乡”,但剧场少、剧团少、好剧目少、好演员少,长期缺乏戏曲氛围的培养、固定观众群的培育和文化消费的习惯,除了一些传统戏在农村仍有“号召力”之外,新编戏在城镇及农村几无空间,更别提票房和“市场”。
此外,政策再好,措施再多,终究只是“拐杖”,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戏曲从业者来说“修炼内功”才是当务之急。近几年亦有几个现象值得思考:其一,随着对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多,戏曲演员们接触的小剧场、实验性质的演出也愈加丰富。诚然,这对于戏曲的创作思路和创新思维多有启发,但“四功五法”的基本功和传统戏的基础万不可忽视和荒废了,这是戏曲“走出去”的本源和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根;其二,剧目虽新,多媒体手段虽丰富,但碍于知识结构和艺术视野限制,许多作品创作观念和价值观依然陈旧。戏曲虽属传统文化,但其传统载体只有融汇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方能具有当代价值。因此,文化知识的积累、艺术视野的开阔、舞台经验的提升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对于当代戏曲人来说亦是迫在眉睫。
近几年,随着政策日益推进,借助科技和媒体力量,戏曲宣传渠道已逐渐打开,无论是各地公益媒体群的异军突起,还是各种节目中民族文化元素频繁出现,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回暖对年轻观众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都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影响,这是值得欣慰的好事。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一项政策出台不是一劳永逸的福利,文化建设靠的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积累。戏曲人有幸遇上了这个好时代、好机遇和好平台,戏曲发展又一个春天的确来临,面对其他艺术门类异军突起,戏曲更应有文化自省和文化自觉,既不能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自我满足,更不能在政策暖床里放松警惕。学会积极选择、主动发展,懂得调整心态、把握状态,以文化实力重塑文化自信,戏曲复兴之路方能走得更扎实、更稳健、更宽阔!(作者:迦山,转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