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研究> 正文内容
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发表日期:2015-01-23 访问次数 :
打印此页

  摘  要: 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跟进,对新市民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是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必须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文章认为,新市民处于城市文化的边缘,文化部门应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重点服务,帮助新市民融入和适应城镇新生活,享受均等文化服务。

      主题词:  城镇化进程  新市民文化建设  路径

  所谓城镇化进程,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跟进。没有文化跟进的城镇化是一个不彻底、不完全的社会转型,没有公共文化服务支撑的城镇化是一个不健康、不全面的社会进步。新市民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得到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既接受并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潮流,又带来了优秀的传统的农村文化。本文拟以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多渠道、多途径对新市民群体进行文化关怀为例,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农村文化与城镇文化的交汇融合,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向新市民延伸,如何让新市民一样享受文化惠民的成果、从心理上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新市民。

  一、新市民处于城市文化的边缘,城镇化进程中理应和城市市民一同享受应有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文化部门把新市民纳入服务的视线和范围,提供人文关怀式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服务为抓手,不管你是原来的城市市民,还是农村转化或外来务工的新市民,都应该享受同样的服务。因为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当面向全体人民,无论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地域,所有公民都可以平等地享受到服务。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新市民”,一是农改居新市民,一种是外地流进的新市民。对“新市民”而言,他们面临新环境下的休闲方式问题、生活方式问题、再就业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文化观念问题等。新市民与当地市民一样都有基本的文化需求,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实际,我国界定的基本文化需求主要包括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所有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都有义务帮助新市民满足这些基本的文化需求。

  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置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近年来关注新市民的文化服务,他们在研究和部署年度工作安排和很多具体活动时,都把新市民作为一个重要群体予以考虑。因为新市民长期的农村生活习惯,形成的小农经济、小生产者的农民意识根深蒂固,公德意识、集体观念淡薄,道德信任、法制意识不强。到城镇定居后,对城镇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看待事物的观念、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以及城镇各种管理规则都感到非常不适应。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感到无所适从、难有作为。在生活习俗、行为方式、文明习惯等方面与城镇文明还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去研究,在他们当中,许多人缺少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方式,正常的基本文化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组织,让“新市民”感受到家的温暖。根据外来新市民多、新市民群体数量庞大的特点,2008年成立了“南通市新市民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多种途径为新市民开展文化服务:一是通过改善馆内文化设施建设,优化馆内文化环境建设,增添城市文化活动的载体,免费为新市民提供文化服务;二是通过组织开展节日活动、专题教育活动,组织文艺表演团队走进新市民民集中居住区演出,举办公益性流动艺术讲座和流动艺术展览,让新市民一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果;三是为新市民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知识讲座,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让新市民在文化培训中得到精神享受、艺术熏陶、情操培养、情感交流、知识技能和身体锻炼。

  二、新市民大多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要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重点地服务,加强城乡文化对接与学习,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城市的一员,也有权利参与各种文化活动

  对新市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是喊口号、唱高调,需要树立实实在在的服务理念,必须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生产实际和生活习惯,努力使他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避免造成设施搁置、资源浪费的现象。目前生活在城市的各类新市民,如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新市民,因就业地点分散,大多选择租赁房屋,在建筑业、制造业和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新市民,因就业人口和工作地点集中,大部分由用工单位提供集体宿舍、工棚或在经营场所居住。总体上他们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要想集中享受某一方面的文化服务比较困难。而保障新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与新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文化部门开动脑筋,采取多种措施,开辟多种途径,想方设法满足新市民的文化需求。新市民离家出门创业、务工,事实上已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中。但新市民的生活、学习和娱乐主客观条件较差,怎样为新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娱乐环境,增强他们的家园感、文化认同感,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扎根当地,这需要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切实的方法,为新市民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实事。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以提高城镇居民的日常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生活质量为宗旨。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素,也是满足人精神与文化生活需求的载体。近几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十分注重公共文化服务措施和手段的创新,在活动的部署和安排上都充分考虑到了新市民这个特殊的群体。现实中,城镇居民参差不齐,类型多样,对于文化的享用程度也大有差异,这种个体资源素质的差异往往容易带来实质的不公平。针对文化受众群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是个好办法。特别是对于农民工、失地农民等新市民,应采取一些特别的文化服务措施,较大程度提高他们的文化认知,调动他们的文化参与积极性以及保障他们较为充分的文化享用权,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通过扶持新市民业余文艺团队和各种业余文化兴趣组织,派出专业人员为他们做辅导、做顾问等,丰富他们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文化建设协同平台,扩大城镇居民、城镇新市民、外来农民工等不同主体间的沟通、协商交往,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与认同,从而为维系一个团结和谐的新城镇提供基础保障。

  三、新市民是城市的建设者,文化部门应充分正视乡土文化的现代性,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将新市民作为服务对象给予相应的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有一项重要的原则就是均等性,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穷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东中西部,都应当平等地享受服务。但事实上,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很少能够触及到新市民群体。可以想象,新市民在创造了城市繁荣的同时,已经脱离了原本生存的文化环境,却又无缘享受城市文化。他们身在城市,内心的自我定位仍是农民。在城市,他们没有归属感,只是繁华城市的匆匆过客。他们怀揣着致富的梦想,带着对生活的传统理解来到城市,目的就是挣钱养家。由于收入少、时间少、合适的场馆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互动少,加上一些人的偏见和歧视,文化生活对他们来说只能是奢望。收了工的新市民常常无聊地坐在街边,打量南来北往的时尚女人或靠打牌、喝酒、聊天、闲逛、睡觉打发时光,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生活普遍感到不满和不安,同时更为自己的子女得不到城市小孩同等的教育而担忧。

  过去人们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在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这话就变成了历史。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他们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文化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文化午餐。他们认为,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推动群众文化的普及、提高广大群众艺术水平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开展公益性艺术培训,既是建设文化强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也是通过“免费的文化午餐”,从精神层次满足和丰富文化群众的文化需求,使广大市民真正成为“文化特惠政策”的受益者,而新市民作为南通这座城市的建设者,理应同等享受免费艺术服务,接受免费艺术培训和教育。因此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2008年以来在公益性艺术培训的招生简章中,明确在同等条件下,新市民优先录取。因为过去许多艺术培训班大多数是有偿培训,许多新市民中的艺术爱好者想通过参加培训来提高提高,但往往因培训费用而止步,馆里一有公益性的艺术讲座,都有许多新市民踊跃前来聆听。文化馆领导们想,我们成天在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但要真正做好公共文化服务首先必须调整原有的思路,打破有偿服务的格局,如果把馆里的有偿培训都改成公益培训,既能创新艺术培训的途径,又真正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让新市民也能够参加免费艺术培训,并通过培训增强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不但体现了文化部门对新市民的文化关怀,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拓宽和延伸。这一想法付诸实施后,新市民十分欢迎,5年来已有2000人报名参加了免费艺术培训班学习。从2010年开始,他们还出台了在暑期举办特困职工和新市民子女免费艺术培训班的计划,通过招募文化志愿者开展“一对一”服务,在南通三里墩小学举办了以新市民子女为主体的南通新市民子女暑期免费艺术培训,600多名跟随父母生活在南通的新市民子女接受了书画、声乐、器乐等方面的艺术培训,一些新市民子女还通过参与各项专题文艺活动成为“明日之星”。对新市民子女的免费艺术培训在新市民中间产生了极大影响,受到了广大新市民的普遍称赞。

  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在城镇进行中,加强对新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既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彰显了一个城市的品位!

   

  (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馆长  研究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