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级名录项目

传统音乐——古琴艺术(梅庵琴派)

发布日期: 2014-12-31 访问次数: 字号: [ ]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梅庵琴派的创始者是山东诸城人王宾鲁(字燕卿)。民国初年,王燕卿经南海康有为的介绍在东南高等师范学校的"梅庵"设帐教授古琴。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高等学府传授古琴的古琴家。在南京他的艺术与理论趋于成熟,形成了梅庵琴派。其时,江苏南通人徐立孙和邵大苏先后负笈东南高师,乃有机会拜列王夫子门下习琴,而在众多的学生中,仅徐立孙和邵大苏二人学成,成为王燕卿的心传弟子,王燕卿于民国十年病逝于南京。民国十八年夏天,由徐立孙与邵大苏约集从学诸弟子发起组织成立梅庵琴社。

  梅庵琴社成立之时,独树一帜的梅庵琴谱同时刊行,从而奠定了“梅庵琴派”在近代古琴界的地位,一时大江南北各派琴人,以及爱好学琴者莫不以人手一册作为参考学习之用。

  解放以后,梅庵琴派得到持续发展。1956年,徐立孙在全国音乐周上,因高超的演奏艺术和梅庵琴派的巨大影响,与查阜西、管平湖、吴景略被称为当代中国古琴四大家。刘少奇视察南通时,也曾请他演奏古琴。1960年,徐立孙出席全国第三次文代会,受到毛泽东、朱德、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梅庵琴派是近代民国初年崛起的一个新兴琴派,中心在江苏南通。梅庵琴派区域分布极大,在内地集中在三个地区:南通梅庵琴社、镇江梦溪琴社(徐立孙的学生刘景韶创建)、合肥梅庵琴社(徐立孙的学生刘赤城创建)。在海外:50年代徐立孙的学生吴宗汉将梅庵琴派传入香港,60年代入台湾,成为台湾最早进入高校的古琴家。现在台湾老一辈的琴人,大多都是吴宗汉的学生。吴宗汉70年代移民美国,梅庵琴派随之传入美国。在20世纪古琴史上,拥有梅庵琴派这样广泛分布区域的,此为绝无仅有。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梅庵琴派之所以能崛然兴起,独树一帜,有其两大原因:第一、梅庵所传诸谱,如《关山月》、《玉楼春晓》、《秋夜长》、《长门怨》等曲,都是在历代传世各谱中未见者;二是王燕卿不仅独对古琴音律有其深切的研究,尤其他对于现代音乐的节奏、旋律更有创新的概念,即就其订定琴曲点拍可见一斑,而其对旧曲之改编,更有独到、传神之处,无怪其能创立梅庵琴派自有其实至名归之誉。

  梅庵派古琴艺术突出的特征为:

   1、梅庵派古琴艺术将南北两派艺术特点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在其他古琴流派并不多见。

  2、梅庵派古琴艺术在演奏上重视技巧和节奏,强调旋律之美,这方面一改保守的艺术追求,具有革新甚至“革命”的意义与价值。

  3、梅庵派古琴艺术充分借鉴地方民间音乐的特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这是梅庵派古琴艺术与其他古琴流派的一个重要差异。

  4、《梅庵琴谱》是最早全部给琴谱点上拍子的琴谱。《梅庵琴谱》中有过半的琴曲为历代古谱未见之曲,这些独门琴曲的艺术魅力非凡,《梅庵琴谱》作为梅庵琴派的独家琴谱,与其他琴谱相比更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传承关系及代表性人物

  上世纪初,梅庵琴派鼻祖(创始人)王燕卿通过对古琴音律的潜心研究,创造出艺术风格和演奏特色独树一帜的梅庵琴派。

  早期王燕卿众多学生中,惟有徐立孙和邵大苏二人成为王燕卿先生的心传弟子,乃梅庵派古琴艺术的第二代传人。

  王燕卿病逝后,徐立孙与邵大苏发起组织梅庵琴社。当时的梅庵琴社还有杨泽章、陈心园、李宝林、夏沛霖、刘琴子、吕德宽等一批优秀的成员。以及后来逐步加入的朱惜辰、刘松樵、刘赤城,卢介兰、汪锡恒、慰子霖、邵磐世、范子文、徐成文、贺雨辰、刘景韶、吴宗汉夫妇、姜光昀、龚一、邵元复、王个移、徐霖、王永昌(从学琵琶)、洪鹤等学员成为梅庵派古琴艺术的第三代传人。

  1949年风云变幻,梅庵琴人中有人纷纷远走海外,其中有去美国,也有去香港或台湾。当时自南通去台湾的有田定庵(王燕卿先生弟子),范子文(先后从陈心园及徐立孙先生习琴),徐成文(陈心园弟子);自南京去台湾的有贺雨辰;另有吴宗汉夫妇则自上海赴香港,吴宗汉在香港期间从事教育工作兼传授古琴,传授弟子众多。1967年吴宗汉又赴台湾任职国立艺专国乐科,专授古琴。1968年吴宗汉中风后,教学工作由其夫人王忆慈示范操缦,吴宗汉则从旁讲解指导(吴宗汉后于1991年在美国去世)。

  刘景韶曾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古琴,培养出多位又一代弟子。著名于琴坛者有高星贞(女),后寓居美国;龚一为前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林友仁曾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孙克仁曾任职上海电影乐团;李禹贤曾执教福建艺校;成公亮曾执教南京艺术学院,是为梅庵派古琴艺术第四代传人。

  梅庵琴社一直由徐立孙先生任社长,从事发展、传授梅庵琴学,数十年如一日。“文革”期间被迫中止,直至一九八○年十二月琴社始得复社。因徐立孙先生已于一九六九年去世,乃由众弟子推陈心园继任社长,徐立孙三子徐霖任副社长,重新恢复了琴社的活动。一九九四年,92岁高龄的陈心园社长去世以后,琴社也因种种原因停止了活动,直至2004年琴社第二次复社,由徐立孙的孙子徐毅任社长。洪鹤、张景林、袁 华、严晓星等新老社员为梅庵派古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梅庵琴派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程,弟子遍及海内外,在众人默默耕耘中,梅庵琴学已有深远的影响及贡献。从梅庵派古琴艺术的鼻祖王燕卿大师(山东)到王燕卿的心传弟子、梅庵琴社创办人徐立孙(南通)、邵大苏(南通)、杨泽章(南通)、陈心园(南通)以及在梅庵派古琴艺术传承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吴宗汉(香港)、邵元复(台湾)、刘景韶(镇江)、再到梅庵派古琴艺术杰出的传承人朱惜辰(南通)、刘赤城(南通)、龚一(上海)、徐霖(南通)、徐毅(南通)、洪鹤(南通)、张景林(南通)、袁华(南通),他们都是梅庵派古琴艺术传承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主要价值

  梅庵派古琴艺术是古琴艺术中风格独特,个性鲜明、影响巨大的一支,它丰富了古琴艺术,发展了古琴文化,是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梅庵派古琴艺术的流传由北向南,辗转半个中国,最后进入港台,并成为经由港台而海外的古琴艺术开拓者。这一历史机遇使之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梅庵派古琴艺术是最早进入中国高等学府,为现代知识界所认可的古琴艺术;梅庵琴派在20世纪早期,一度是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古琴流派;徐立孙在发扬梅庵派古琴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使之在现代琴坛拥有崇高的地位与影响力

  《梅庵琴谱》中,多有其他琴谱无有的琴曲,为琴坛所重;《梅庵琴谱》共选辑十四曲,民国二十年初版以连史纸石印,初版印行五百册。 一九五九年徐立孙增编之再版本。一九八三年梅庵琴社又刊印《梅庵琴曲谱》。在台湾则据第二版翻印过两版。《梅庵琴谱》成为本世纪以来版次最多,发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古琴曲谱。

  《梅庵琴谱》是最早全部给琴谱点上拍子的琴谱。《梅庵琴谱》中有过半的琴曲,如《关山月》、《玉楼春晓》、《秋夜长》、《长门怨》等曲,为历代古谱未见之曲,这些独门琴曲非常有艺术魅力,《梅庵琴谱》作为梅庵琴派的独家琴谱,与其他琴谱相比不但有自己的特色,也极具代表性。

  徐立孙古琴演奏曲分别于1956和1994年由中国唱片出版总公司出版发行了唱片和CD

  1982年美国华盛顿大学李伯曼教授(FREDERIC LIBERMAN)翻译出版英文版《梅庵琴谱》,是迄今唯一被译成外文的古琴琴谱,在国际上有相当的声望。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李伯曼教授根据《梅庵琴谱》再版本研究撰写的论文,除将部分译成英文外,还将中文全书附印其中,将梅庵琴学介绍给国外音乐研习者,则梅庵琴派已不止于在国内外华人琴家的范围流传,抑且已迈向国际乐坛的领域,在国际上已具有相当的声望。

关于我们 | 在线投稿 | 合作伙伴 | 网站地图 | 全责说明 | 友情链接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主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承办: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

地址:南通市崇川区工农南路民博园西区非遗工坊11号楼 电话:0513-51012166

Copyright2013-2015 www.ntfeiyi.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 05000050号